禁網游到禁手游 家庭教育與科技發展再次角力
手機游戲《王者榮耀》引發爭議,媒體報道多起未成年人因沉迷游戲而引發不良后果的事例,杭州有一教師撰文稱智能手機是新時代的“黑網吧”。日前《王者榮耀》所屬公司騰訊發布號稱“最嚴防沉迷措施”,限制未成年人每日游戲時間,但經過測試發現,未成年人仍可通過不同手段超時登錄游戲。對此,有家長表示,騰訊的“防沉迷三板斧”對于真正沉迷游戲的孩子作用不大;亦有家長開始反思:自己作為成年人尚且陷入游戲不可自拔,還怎么去教育孩子?
暑期將至,孩子接觸手機的機會和時間更多了,該怎么預防孩子沉迷游戲?對有成癮傾向的如何干預?專家表示,家庭因素才是沉迷游戲問題的核心,對于已成癮的需介入專業手段,預防成癮亦有多種措施。
現狀
沉迷不分年齡,家長也深陷游戲
近日,未成年人沉迷《王者榮耀》引發輿論震動:杭州一名13歲學生因玩《王者榮耀》被父親批評就從4樓跳下致全身多處骨折;廣州一17歲少年連續玩游戲40小時,誘發腦梗,險些喪命;深圳一13歲少年拿做心臟病手術的“救命錢”充值王者榮耀等手游。
有家長戲稱,如今朋友圈的日常已變成:吃飯、睡覺、上班和罵《王者榮耀》。該說法雖然有夸張,但也一定程度上顯示了家長對手游占領孩子時間的擔憂。
天河某校初中生小欣的媽媽說,孩子從接觸手機以來就喜歡玩游戲:“以前玩《奇跡暖暖》,后來玩《洛麗塔》,最近又玩《王者榮耀》,流行什么玩什么。”最讓她擔心的還是《王者榮耀》,因為一局時間比較久,玩完了人很興奮,不舍得放下手機,“在公交車上看到別人玩,她還要探過頭去圍觀”。
如今騰訊雖然發布了防沉迷措施,但影響不大。“晚上允許她玩,本來時間也不長,但是一催她,她就不高興,有時候恨不得摔手機。”
有家長表示,若真的上癮了,騰訊的這些措施是無法真正做到“防沉迷”的。
亦有家長開始反思:自己作為成年人尚且容易陷入游戲不可自拔,還怎么去要求孩子?
劉先生向記者表示,自己每天打《王者榮耀》好幾個小時,有時上班也不專心,總想趁機打幾局。“最容易讓人上癮的就是好友組隊打,彼此之間競爭排位。這和前幾年流行的偷菜等帶有社交性質的游戲有些類似。”他慶幸女兒不玩,否則孩子可能會像自己一樣沉迷。
廣州日輝成癮和心理治療中心主任何日輝表示,一般來說,相較于成年人,未成年人更容易沉迷手游。一方面,未成年人自控力較弱,手游很容易接觸,只需要一臺手機;另一方面,未成年人普遍面臨著學習壓力,在互聯網時代,玩手游成為最便捷的釋壓方式。而游戲中的團隊作戰、升級等能使未成年人獲得極大的榮譽感和興奮感,因此也更有吸引力。同時,未成年人的三觀尚處于形成階段,很容易受到外界影響,尤其希望得到同伴的認可,為了尋找共同話題而跟著身邊的朋友一起玩。
析因
家庭教育與科技發展再次角力
正是因為以上熟人社交推廣的模式,讓《王者榮耀》在不到兩年時間里迅速發展為如今官方數據公示注冊用戶超過2億,日活躍用戶5000萬,每天開局8000萬場的“國民游戲”。而每局15-20分鐘的碎片化娛樂方式加上移動電競的便利特點,不僅吸引了傳統男性玩家,更引起不少女性興趣。以上特點,并不存在年齡上的差異化,能吸引成年人的,同樣能夠吸引未成年人。
有家長認為,科技發展浪潮每每給人們的娛樂生活帶來新體驗時,都會發生此類抵制和聲討。“我們小時候爸媽不讓看電視,不就和我們現在不讓孩子玩游戲是同一回事么?那時候看電視上癮,現在打游戲上癮,其實都是娛樂方式發展的必然結果,所以關鍵問題不在電視或游戲。”一名80后家長這樣向記者表示。
該家長認為,如果家長回想起小時候父母拔掉電視機插座的心情,就可以理解現在孩子被沒收手機的感受。“過分壓制會反彈,多抽出時間和孩子在一起,他們就沒那么多心思看電視、玩游戲了。”[!--empirenews.page--]
對此,亦有評論表達了對游戲的贊同態度:“游戲,已經不僅僅是游戲,而是附著于游戲之上的一種社交方式、生活方式、娛樂方式。在這樣的背景下,作為家長,如果一味地壓制、反對手游,即是壓制、反對孩子的社交方式、生活方式、娛樂方式,其難度之大,效果之差,反彈之劇烈,矛盾之復雜,可想而知。歷史地看,家長和游戲的矛盾,其實是家庭教育與現代技術之間的角力。許多極端個例的產生,都是現代技術飛速發展,而家庭教育進步緩慢乃至止步不前的結果。”
建議
做好預防,建立底線思維
何日輝指出,究其根源,家庭因素才是問題的核心。“沉迷手游的青少年,往往家庭中存在親子關系問題。要么是父母太忙,缺少應有的陪伴;要么是二胎家庭中,當父母的注意力轉移到弟弟、妹妹身上,孩子心理上有落差,產生孤獨感,從而對游戲產生依賴。”
那么,父母應該如何更好地引導孩子?何日輝認為,對于已經玩手游上癮的孩子,最好由專業機構進行心理干預,讓孩子盡快回到原來的成長軌道上。父母不應一味指責孩子,而要對孩子有客觀、全面、理性地認識,同時花時間進行陪伴。
而針對尚未成癮的孩子,父母也應做好預防,在多陪伴孩子的同時,可以幫助孩子建立底線思維。“不是不讓孩子玩游戲,而是要培養一種良好的條件反射。比如,先玩游戲還是先寫作業?玩游戲的話,是玩半個小時還是一個小時?將選擇權交給孩子,但是,當約定的時間一到,父母要立即過來監督孩子下線,不能有任何妥協,由此樹立孩子的底線思維。慢慢地,孩子就會有條件反射,能夠自控了。”何日輝說,游戲不是洪水猛獸,父母可以鼓勵孩子通過游戲放松,但關鍵在于,要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
暑假來了,如何分配孩子的時間和精力,這個問題也令不少家長感到頭疼。為此,何日輝支招,暑假期間,可以適當延長孩子玩游戲的時間,但仍以培養孩子自控力為主,比如規定一天只能玩兩個小時,但時間段由孩子自己選擇。另外,家長應為孩子盡量安排不同的活動,比如旅游、夏令營、家庭聚會等。
“最重要的是,家長不要推卸責任,對孩子不管不問。”何日輝表示。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