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干鍋需要注意什么?
吃干鍋需要注意什么?
在寒冷的天氣里,干鍋很受大眾歡迎。聽著“嘟嘟”的聲音,看著油油紅紅的菜,干鍋既迎合了舌頭對辛辣食物的依賴,又能長時間保持溫度,讓人胃口大開。
干鍋起源于四川德陽,流行于四川、湖南等麻辣地區。主菜一般用雞、牛蛙、臘肉,底菜用芹菜、青椒、蔥、粉條,吃起來麻辣可口。干鍋和火鍋相比,湯汁相對少,油脂多。小火加熱時,食物不易粘鍋,能保溫。但持續加熱的特點,使得干鍋存在諸多健康隱患。
當食物在高溫下加熱時,蛋白質和油會揮發。
實驗證明,雞蛋蛋白質超過42就開始變性,其他食物的蛋白質變性溫度在121左右,半小時后可能變性。油加熱時間長了,里面的不飽和脂肪會變成飽和脂肪,多吃對血管不好。油在高溫加熱的過程中,還會產生一種叫丙烯醛的氣體,會刺激鼻子和眼睛的黏膜,使人容易流淚,甚至頭暈、惡心、厭食。另外,蔬菜中的各種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C,會被高溫破壞。所以干鍋慢燒最好不要超過15分鐘。菜變黑變焦的時候,趕緊關火。
喜歡吃干鍋的人要注意減脂。
用餐時搭配其他新鮮蔬菜,尤其是多吃深綠色葉的蔬菜,可以營養合理。盡可能紅辣椒、白蘿卜、四季豆、筍干、黃豆芽、蒜苗、洋蔥、大蔥、韭菜等。應該選做干鍋里的輔料,可以起到口感上的互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