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滾有什么風格(什么是搖滾?),
搖滾是什么意思?搖滾是一種音樂風格,更是一種精神。搖滾可以分為很多流派,硬核搖滾、britpop、背搖滾、數字搖滾等等。
它于20世紀50年代初開始流行,并迅速風靡全球。雖然1920年代的一些藍調和1930年代的爵士樂已經有了搖滾元素,但直到1950年代,搖滾才成為一個獨立的流派。搖滾樂以其靈活大膽的表達方式和充滿激情的音樂節奏來表達情感,受到全世界年輕人的喜愛。
搖滾精神
青年的自主意識(包括對社會的反思或反抗,基于其激烈程度);
愛與和平(無政府主義通常也與之相關);
反宗教(在歐美等有宗教背景的國家);
享樂主義還是放縱(以80年代硬搖滾-流行金屬- AOR時期為代表);
悲觀主義和虛無主義(以黑金屬和末日金屬為代表)。
精神內涵
“搖滾不僅是一種音樂形式,實際上它是一種‘生活態度和哲學’”。
搖滾是有內涵的,至少大部分能被人理解,搖滾本身的表現力能讓它更容易理解。這就是所謂的搖滾真正的表現力,也是和完全商業化的流行音樂不一樣的。“合格的”“搖滾”歌手都是將靈魂與作品完美融合,所以世界上才會有那么多類型豐富的優秀搖滾作品。要真正理解并熱愛它,知道搖滾的意義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地域文化的差異,只知道幾個我喜歡的作品就不錯了,即使不是所有的搖滾作品。
搖滾是什么風格?
搖滾樂的特點是:
節奏。搖滾雖然風格多樣,但其重視節奏的傳統一直保留著。搖滾最基本的元素是節奏。節奏以鼓和貝斯為主,節奏吉他和鍵盤為輔,有時還加入其他彩色打擊樂器。這些節奏樂器在低音部分重復一些簡單的旋律,或者對旋律動機做出特殊的反應,還有更復雜的變化。
旋律與和聲。搖滾樂植根于布魯斯和鄉村音樂。這是一個歌手的音樂。再者,它的曲調非常適合未經訓練的聲部,甚至是簡單的調試和方言傳統的主和弦。在音程上,搖滾樂體現了布魯斯音階和鄉村音樂音階的結合。歌曲以一個主和弦為主,其他和弦的出現極為有限。
音樂形式搖滾樂的主要形式是歌曲,歌曲的音樂形式基本延續了歐洲民歌、鄉村音樂、布魯斯、屋頂巷歌曲的傳統。一般在幕間休息時,合唱或獨奏樂器有反應,有重復的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