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年中,新的今日頭條內部孵化團隊低調成立;同年9月,金勺抖音正式上線。
將時間進度條往前撥一年。如果你還記得 2015 年 5 月科技推出的熱門應用小卡秀,以及 7 月份在美國 iOS 整體榜首的 Music.ly,你會發現抖音和這兩款產品有些相似:15秒短 視頻中,用戶采用口對口的伴奏進行表演,產品提供了操作簡單且富有創意(甚至帶有鬼畜感)的后期剪輯方式。
因此,抖音的玩法并不是全新的,但這款音樂短視頻產品目前風頭正勁:日均VV(視頻播放量)過億抖音經常用大頭特效的網紅是誰,各路明星紛紛轉發,甚至網易云音樂A網上出現了抖音BGM的播放列表。一位知情人士向36氪透露,目前抖音的DAU在百萬級別。
抖音走紅后,music.ly團隊宣布正式回歸中國市場,推出產品muse中文版;小卡修還在App中推出了類似抖音的功能“掛卡”,并單獨設立了一個品類。針尖逆著華美。
那么,抖音團隊如何看待當前的競爭格局;除了頭條加持,抖音還有哪些優勢和不同點;它如何規劃產品的未來?近日,36氪采訪了抖音產品負責人王曉薇,試圖了解這款尚未公開曝光的產品。
以下是采訪記錄:
36氪:抖音對自己的定位是什么?為什么要為垂直音樂制作這么一個短視頻UGC產品?
抖音:我們想做的是“一個年輕人的短視頻社區”。UGC短視頻一直是我們看好的領域。大屏手機的普及,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的提速和降本,讓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輕人,習慣了用短視頻來表達自己,所以我們一直覺得UGC短視頻一定很在年輕人中很重要。機會。
在我們決定做抖音之前,市場上的短視頻產品要么偏向于工具屬性,要么似乎對年輕人的吸引力不大。我們認為應該有一款適合中國年輕人的音樂短視頻社區產品。年輕人喜歡玩,可以輕松表達自己,展示自己,有趣的產品。
選擇音樂作為切入點,是覺得音樂是一種強烈的表達工具。當音樂和視頻結合時,音樂就像一個過濾器。添加這一層過濾器將加強短視頻消息的“表現力”部分,使其更容易產生社區而不是使產品工具化。我們相信短視頻本身具有成為流行文化的潛力,而流行音樂的過濾無疑可以放大和突出這種潛力。
36氪:抖音和music.ly看起來很像。團隊如何看待這種相似性?
抖音:很多人在解讀國貨時,都喜歡找一個國外的標桿產品。這是建立意識的快速方法,但這種方法有點懶惰。
無論是中國的年輕人還是美國的年輕人,都有借助音樂短片來表達自己的需求。需求決定產品。問題不是抖音和music.ly的相似度,而是抖音能否解決之前音樂視頻社區沒有解決的問題:了解中國的年輕人,讓中國的年輕人喜歡,接受,使用.
36氪:與起家于北美的music.ly不同,抖音的主要市場在中國。據說國內用戶的創造力是有限的。團隊如何理解和解決這種文化差異?
抖音:抖音上也有很多國際用戶,但目前團隊的重心還在中國。我們認為這個市場是巨大的。
從我們的經驗來看,中美確實有很大的不同,不僅是UGC氛圍,還有音樂。無論是音樂還是歐美文化中的自我表達,一般都比較奔放和外向。相比之下,傳統印象中的中國人可能更內向,沒有這種音樂傳統。這就是目前中國沒有音樂視頻社區的文化原因。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與其他同類產品相比,我們在濾鏡、特效和視頻優化上花費了大量精力。
這是因為我們發現,中國年輕人非常重視自己最終展現出來的形象,希望與他人分享更美好的一面。這其實是一種“偶像包袱”。所以產品從一開始就把過濾器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投入了大量的資源。最終的效果是讓整個音樂視頻看起來更自然、更有質感。曾經有用戶給我們留言,說感謝開發出這么漂亮的濾鏡。我可以自信地開始拍攝,不化妝。
36氪:抖音是如何完成冷啟動的?
抖音:為了驗證抖音的產品型號,我們前期沒有進行任何額外的推廣或上線。我們完全依靠產品運營帶來的自然加成和口碑傳播。起初抖音經常用大頭特效的網紅是誰,我們做了很多嘗試,讓中國用戶習慣音樂短視頻。
在運營層面,我們會時刻注意保持對流行文化的敏感度,發現適合年輕人表演的熱點。
比如前段時間,謝騰飛的《鄉下情》的表情包在網上走紅。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網絡話語。謝騰飛離開了鄉愁,被網絡賦予了新的流行符號的含義。然后我們的運營同學更進一步,將謝騰飛的鄉村愛情音樂與暴徒生活相結合,發起了#謝騰飛暴徒生活的挑戰。Thug Life近兩年的風潮源于Thug Life在質感和短視頻惡搞方面的火爆,其中像素墨鏡和大金鏈就是經典元素。后兩種文化符號的混搭產生了“越本土化越國際化”的感覺。在不到一周的時間里,就有超過 10,000 名用戶參與了挑戰。
用戶的創造力和表現力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比如“it g ma remix”這個比較小眾的說唱,就被我們平臺的00后用戶小陽和小全以非常荒誕的魔幻表演炒了魷魚。視頻獲得超過10萬個贊,杜海濤等明星都會模仿和播放。
現在很多明星也在嘗試玩抖音。比如,胡彥斌在抖音上用自己的新歌《No Choice》作為背景音樂,發起了MV挑戰。效果非常好。就連胡彥斌以前的舞者也參加了這次挑戰。視頻拍攝有2W多點。偉大的。鐘麗緹和她的丈夫也是我們的忠實粉絲。他們在抖音上玩得很開心。他們不僅自己玩high,還經常給路人點贊和評論。
此外,在技術上,抖音也下了不少功夫。
除了前面提到的過濾效果,我們從一開始就在產品層面加入了算法推薦模型,以保證視頻分發的效率。生產端的UGC視頻數量非常多,必須依靠算法來分發。同時,抖音實際上是國內唯一的全屏高清短視頻產品,我們可以提供最好的畫質和體驗。
36氪:抖音的用戶畫像是什么?團隊有沒有關注一些特別有趣的用戶,比如快手的天安通訊社?
抖音:抖音用戶以一、二線城市受過良好教育的24歲以下年輕人為主。女性用戶與男性用戶的比例約為6:4,男女比例健康。
抖音是一個流行文化社區,有趣的用戶太多了。比如有個孩子,名叫哈哥,是三國混血的女孩。雖然她還是個孩子,但她在舞蹈和表演方面的表現非常具有感染力。她也經常帶著弟弟哈大帝一起出現。
36氪:在團隊的愿景中,抖音未來是中心化還是去中心化的產品?有沒有支持KOL或造星的計劃?
Tik Tok:總體來說,Tik Tok 肯定是去中心化的,整個互聯網也是這個趨勢。我們希望每一位用戶都能在這里展示自己,讓自己知道“你比想象中更酷”。但同時,這個社區肯定會產生小節點和小中心來支撐整個社區。
“造星”這個詞太重了。我們絕對不會做傳統的造星,而是希望通過產品和運營來激勵用戶。依靠算法分發,即使你在抖音的粉絲很少,只要內容是高質量的,你就有機會讓更多人看到你的創意。
36氪:抖音和今日頭條是什么關系?是否考慮外部融資?
抖音:抖音是今日頭條孵化的獨立產品。暫時沒有考慮融資。
36氪:抖音目前的發展情況如何?UGC短視頻平臺競爭的本質是什么?
抖音:目前抖音的日均VV(視頻播放量)已超過1億。我認為本質上UGC短視頻內容一定是有很強文化壁壘的東西。讓中國年輕人在鏡頭前敞開心扉表達自己。目前,抖音已經基本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