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青年楊希卸載了朋友圈想遠離手機,卻發現當年限制他使用電腦的父親如今被手機“挾持”了
28歲的楊希最近一個月都在有意控制使用手機的時間。
數據顯示,截止2015年底,中國手機網民規模已達6.8億人
他曾下載一款致力于統計用戶每天使用手機時長的APP,但下載后就忘了。直到最近一次整理手機時隨手點開圖標,他才發現自己平均每天花在手機上的時間將近5個小時,最高紀錄是一個無聊的星期日,10個小時。
這個自稱“在互聯網行業搬磚”的西安年輕人突然開始想,“花這么多時間,我都用手機干嗎了?”
他開始思考如何戒網、戒手機。“肯定不可能完全隔離,現在干什么不用網?再說還得工作”,但他覺得必須尋找一個平衡點。
“一條都不會漏掉”
這是楊希從北京回到西安開始創業的第三年。
每個工作日早晨8點半,楊希都會用力搖晃手機直至屏幕上的火箭發射,這是他下載的鬧鐘APP叫人起床的方式。他曾試過用系統自帶的鬧鐘,每10分鐘響一次,設置了5個,卻依然起床失敗,“搖手機”對他有用。
醒來后,楊希會躺在床上刷半個小時微博。這是彈性工作時間讓他養成的習慣,再加上工作是產品經理,他必須對網絡熱點有一定的了解,“亂七八糟什么都看,看姑娘(微博)是其中之一”。
“看姑娘”是楊希在北京工作時保留下來的習慣。從西安的大學畢業后,學機械工程的楊希不想進工廠,機緣巧合進了去哪兒網做業務跟進工作,“總比進工廠好吧”,他毫不猶豫地北上了。
這份工作成為楊希在互聯網行業的敲門磚。人們對產品經理一職的普遍印象是:想做出色不易,但誰都可以入門。基于這樣的認識,楊希玩命干活,一年后,他如愿以償跳槽到“美麗說”開始產品經理之路,又在聚美優品完成進階。[!--empirenews.page--]
要讓姑娘們買東西,就要了解她們的關注點和喜好。大大小小的“網紅”們都在楊希的關注列表里,他為此專門設了一個分組,每天醒來第一件事就是刷一遍她們的生活日常和網店新品。
“可能有些女孩看得都沒我勤,我一條都不會漏掉。”楊希說。
這種不想錯過任何一條信息的感覺,楊希在18年前經歷過一次。
1998年前后,西安的學校周圍出現了不少網吧,之前只在微機課上學習過怎么用指令畫烏龜的楊希跟著同學、攥著零用錢找了家一塊錢一小時的網吧,開始了“和互聯網真正的第一次接觸”。
10歲的小男孩有點激動,先把搜狐、網易的主頁看了一遍,“當時好像還沒有新浪”,滿屏的信息和零星小游戲讓楊希覺得很新鮮,“甚至都有點受到沖擊的意思”。
連著幾天,他跟父母撒謊去游泳,拿著只夠用一小時的零花錢去網吧玩網頁小游戲,“但小游戲沒多久就不玩了,”楊希回憶,“打《仙劍》,打《紅警》,打《三國群英傳》去了”。
網吧沒有機位或者沒錢的時候,男孩們就三五成群地去有電腦的同學家,“看著他打游戲”。慢慢地,楊希開始琢磨怎么說服父母買電腦。
當時一臺中等配置的電腦大約七八千塊,對普通家庭來說不算一筆小數目。直到2000年,楊希終于從百貨商場扛回了一臺“聯想”牌電腦,擁有電腦后的那個月,因為太興奮,他沒有一個晚上能踏實入睡,“每天早上得摸摸顯示屏才去上學”。
撥號上網會占用電話線,任何偷偷上網的行為都會被父母隨時打進來的電話發現。每周總共6小時的電腦使用時間是父母定下的規矩:周五完成作業后2小時,周末兩天4小時。楊希至今記得限制時間
的理由是:“對眼睛不好”。
[!--empirenews.page--]“我那不是吵架,是講道理。”
在微信微博還沒成為全民社交工具之前,楊希的父親楊曉輝一直不明白兒子的手機“到底有什么好搗鼓的”。在他看來,手機的作用就是打打電話,發發短信,“不用聯系別人的時候你老抱著手機干嗎?”
楊希的第一個手機是諾基亞7373,“機身還能旋轉”,這部當時很時髦的手機幫助他完成了早戀。楊希和女朋友常常煲電話粥到半夜,大學里,沒人在意學生在課堂上發出去了多少條短信。
手機還沒在中學生中普及時,“有好感的同學大多用家里的座機聯絡,家長都盯著,有分機的還可能被監聽”,手機讓年輕人獲得了極大的溝通自由。
楊希看網頁的習慣從電腦轉移到了手機上,和手機游戲穿插著來,楊曉斌和兒子為此沒少鬧矛盾,吃飯時不能用手機成了父母立下的第二條規矩。
“我覺得這樣不禮貌,吃飯就是家里人聊天、交流(的時候),老低著頭擺弄手機干什么?對頸椎還不好”,楊曉輝覺得“理解不了年輕人”。
47.6%的中國手機網民平均每天花費3-5小時上網。
楊希去年確實去醫院檢查過頸椎,常年做“低頭族”加上工作時動輒坐一天,某天醒來后他有種“脖子疼連帶著后腦勺疼”的感覺。
他做了核磁共振,結果出來沒什么問題,“但就是不舒服”。
女朋友發了幾個微博給他,都是關于頸椎的日常鍛煉,“什么每天轉頭多少下啊,如何靠墻站啊之類的,剛做完確實能舒服一些”,他知道,“這東西得好好鍛煉、堅持”,但做兩天就忘了。
楊希不相信按摩店的手藝,聽說頸椎牽引器有用就馬上買了一個,用了不到半個月又閑置了。
牽引器現在歸父母所有,自從有了智能手機,楊曉輝和妻子張萍也相繼感到脖子越來越不舒服,還配了老花鏡。
兩口子的手機都是兒子送的iPhone 6Plus,楊曉輝的上一個手機是華為,“老伙計推薦的,說不貴還好用”。[!--empirenews.page--]
換了iPhone后,楊曉輝一度在朋友圈里收獲了不少羨慕,“我們這年紀也有不少用這機子的,但要么自己買的,要么是子女淘汰的,我這不一樣,是兒子送的,新的!”。
使用微信微博對這對中年夫婦來說是基本技能,母親基本上只看不留言,但楊希經常看到父親在微博和別人吵架。
“我那不是吵架,是講道理。”楊曉輝認為,網絡最可貴的地方就在于每個人都能各抒己見。他最近一次在微博上“講道理”,是為了“上海姑娘和江西男友回家過年”的熱文。
“微博讓楊曉輝“不那么愛教育人”了,這個在法院工作了一輩子的中年人喜歡說服別人。“有些評論,以前我就接受不了,現在看得多了,覺得確實各人想法不同”。”
一次次的辯論讓他疲于將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別人,“有的問題沒什么對錯,應該尊重別人”,頓了一下,他又補充:“但原則性的問題還是要說清楚”。
楊希欣慰于父親的這種轉變,“沒以前那么倔、那么擰了,你給他說點不同意見,認不認可是一回事,起碼愿意聽了”。
退居二線讓楊曉輝有了更多研究手機的時間,通過自己琢磨和向兒子討教,他已經能熟練地在App Store下載應用。
“我不滿足于會用微博、微信,技術上的東西我也要會,上班時不斷學習業務,現在你擺弄這個,對不對,也是一種學習。”
楊曉輝現在是朋友中的“手機通”,中年人對手機功能的學習動力大多來自生活中的切實需求,比如為了打麻將時給錢更方便,大家跟著他學會了用支付寶和微信轉賬,“省得為點零錢找來找去的”。
“有什么問題都問我,孩子們哪有耐心啊,我一步步講得清楚,我要是不會再問兒子。”楊曉輝挺得意。
問兒子的習慣讓他免于受騙。前幾天,手機突然顯示“已被鎖定”,要求解鎖,給楊希打電話后,他點了“取消”。
“幸虧取消了”,楊曉輝回想起來仍心有余悸,兒子告訴他這是最近很流行的一種騙局,一旦解鎖就落入了陷阱,“后來看了微博上的帖子就明白了”。
“互聯網專治各種不服”[!--empirenews.page--]
從電腦普及到現在的十幾年間,楊希覺得自己見證了兩代人對互聯網的擁抱和疏離。在北京的互聯網公司工作時,楊希最常聽到同事們說的話是,“互聯網專治各種不服”。
““我父母這輩人以前天天阻止我們上網,覺得那是洪水猛獸,現在你去看,他們沒幾個不被手機挾持的”。”
楊希習慣把人們沉迷于手機、電腦的狀態稱為“被挾持”,只是他現在有些討厭這種感覺。
跟西安的其他年輕人一樣,楊希享受著互聯網帶來的一切便利:看電影不需要排隊買票、不想做飯就在手機上選外賣、幾個打車軟件比比價總有更便宜的、淘寶上的東西永遠比商場齊全……他的不少同事甚至已經很久不去超市了,“誰還自己去扛一箱飲料回家?累不累啊?”
但在工作和生活便利之外,產品經理的工作決定了楊希大部分時間都在與人溝通,微信永遠充斥著莫名其妙的群,“動不動就被客戶或工作上的熟人拉進一個群,沒完沒了”。
他隨意點開一個群,最新一條信息詳細地說明了配合廣告發紅包的一系列規則,“類似的群還有很多”。
這是他從事互聯網營銷的朋友的工作方式,“我在里面從來不說話,也不拿紅包”。今年春節,他同樣一個紅包都沒搶,因為“覺得挺無聊的”,但他對周圍人熱衷紅包這事完全理解。
身在互聯網行業使得楊希比其他年輕人更早體會到了朋友圈的麻煩,在別人還沒有開始抱怨代購和微商時,他已經為“給這個點贊不給那個點,會不會不好”傷神了,還會有客戶要求他多發朋友圈,“說想了解我的觀點,但我真的沒有那么多觀點要表達啊。”
2014年,不少人正熱衷曬日常時,楊希卸載了這個“小社會”。不止一個人質疑“你是不是屏蔽了我?”,他不得不一次次解釋,自己只是不用朋友圈了。
楊希保留著舊手機,上面有用來和家人朋友聯系的另一個微信號。他開玩笑稱兩個賬號里的內容完全是兩種人格,一個永遠是關于互聯網的討論,一個則會收到來自父親的各種“養生文章”,以及母親讓他幫忙網購某個廚具的要求。
140個應用在楊希手機里平鋪了6頁,且完全沒有按功能或顏色分類,這樣方便他按時清理。“起碼三分之一都和工作有關,還有一些是用來參考學習。”
回到西安后,楊希的通勤時間由原來的50分鐘縮短至20分鐘,他控制手機使用的第一個行動,是坐車上班時不再漫無目的地刷手機,而是聽一些有用的播客,“也許是英語學習的,也許是談話節目”,這讓他覺得自己握有主動權。[!--empirenews.page--]
容易分心的他試著在看書、看劇、準備睡覺時盡量遠離手機。“看書的時候來一條微信,跟朋友聊幾句,半個小時過去了,再把注意力放回書上其實很難。”
楊家的飯桌上依然不能出現手機,但網絡讓一家三口悄悄產生著變化。
楊希為父母買了電視盒子,驚訝地發現他們點播了不少美劇,甚至有自己一直沒來得及看的經典。楊曉輝成了家里新的沙發人,時常因為看電視到半夜被兒子和妻子教訓。
“現在網絡用語他們都知道,有時候坐一起還說說美劇,我朋友聽說后都挺驚訝。”對于父母的時髦,楊希暗自驕傲。
前幾天,正跟客戶吃晚飯的楊希收到父親發來的一條微信:“《黑道家族》看完了,還有什么好看的推薦嗎?”
相關閱讀推薦
最新資訊
最新游戲
擺渡人生:隱河市浮生記完整版
查看誰是小丑正版
查看想要成為影之實力者官網版
查看魔法之光內購版
查看信任的進化官方下載
查看靈魂遠征中文版
查看別喂猴子最新版
查看王者榮耀海外測試服
查看WheelieChallenge最新版
查看熱門文章
熱門游戲
生化危機4 v1手機版
查看地鐵酷跑
查看食夢計劃官方版
查看植物大戰僵尸西游版 v40.10內購版
查看游戲串不用錢免費版 v2022無限時間版
查看silly wisher v0.59正版
查看寵物連連消(寵物連連看消除游戲) v1.4.8安卓版
查看熱血英雄 v1.3.0
查看老爹披薩店togo游戲
查看易玩游戲盒子免費修改版
查看老爹意大利面店togo(Papa)
查看我的安吉拉2 v25.2.1.3版本
查看gacha cute最新版 v1.1.0
查看異界修真手游 v1.1.1安卓版
查看勇猛之路二戰正版 v2.53.1中文版
查看流言偵探 v2.5.4
查看浮島冒險(Forager) v1.0.13
查看鋼鐵戰隊安卓版塔防即時戰略游戲 v1.8.4官方版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