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互娛李逸飛重點推手游:文化內涵定義文娛產業的未來
《財富》雜志評選出“定義未來的50位中國商業先鋒”。透過這份名單,中國經濟未來的多元化趨勢呼之欲出,除了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螞蟻金服CEO彭蕾、騰訊CEO馬化騰等制造、金融、信息產業的熟面孔以外,三七互娛創始人李逸飛、藍港互動CEO王峰、樂逗游戲CEO陳湘宇等新興文化產業的領軍人物也在其中嶄露頭角。今年以來三七互娛在大文娛板塊動作頻頻,創始人李逸飛也因此備受業界關注。
“未來無論技術如何革新,內容產品的精神文化內涵永遠更打動人心“李逸飛在一次專訪中用略帶感性的語氣闡述了自己對于互聯網時代新興文化產業的理解,這句話也被《財富》雜志收錄在李逸飛的個人簡介中。實際上,這句話亦可以用來解讀三七互娛今年在泛娛樂產業與VR內容領域的投資動作。
構建IP孵化系統,以文化內涵養成IP的商業價值
2016年,三七互娛的泛娛樂化戰略邁入第二個年頭。三七互娛目前囤積了包括《大天使之劍》《傳奇霸業》等豐富的自研IP儲備,但與全球范圍內積累了20年人氣的《Pokemon》《拳皇》等作品相比,像2014年上線的《大天使之劍》這樣年輕的自研游戲IP更像是一塊未經時光雕琢的原石,在文化底蘊不夠厚重,粉絲群體的覆蓋范圍也集中在游戲玩家圈。
趁著泛娛樂的風口,李逸飛想借助影視化來豐富三七互娛自研IP的文化內涵,提升自研IP的影響力。影視作品比游戲作品更擅長講故事,游戲IP影視化可以讓其承載的故事更飽滿,文化底蘊更豐富,也能讓IP的受眾拓展到基數龐大的影視劇粉絲群。
今年三七互娛通過資本運作攬獲了中匯影視、南廣影視兩員大將。中匯影視在IP挖掘、孵化方面實力雄厚,南廣影視則是影視劇的發行好手。在李逸飛眼中,這兩家影視公司發揮了IP文化底蘊的孵化器作用,如此一來自研IP的商業價值將得以最大化釋放。
李逸飛清楚地認識到,爆款IP的養成需要其內涵層面的積累才能轉變為商業價值,這一切都需要一個過程。泛娛樂從2015年被頻繁解讀到2016年的趨勢確立與產業成型,這短短一年間,新生IP成功完成商業變現的案例只是鳳毛麟角。
“要成為一個極具商業價值的爆款IP,需要一邊開拓粉絲群一邊豐富IP自身的文化內涵積累,這需要大量的時間。一部好的影視作品從準備劇本到正式拍攝上線至少需要一年的時間,再加上前期的IP積累,這些都是引爆IP的必要條件,是急不來的。”李逸飛道出了IP養成之路上應有的平靜心態。
[!--empirenews.page--]VR硬件太“高冷”,有“溫度”的內容方能打開消費市場
2016年3月,當許多互聯網科技企業在VR硬件領域撞上天花板之際,三七互娛以316.67萬美金投資加拿大VR游戲研發商Archiact,7月份,三七互娛再度以1000萬元人民幣投資了另一家VR研發公司——上海天舍文化。李逸飛接連兩次落子VR內容,莫非是早已預見了VR硬件行業的困局?一時業界嘩然。
作為資深的互聯網從業者,李逸飛早在2014年Facebook收購Oculus之時便察覺到VR硬件領域蘊含的商機,他反復地推測著低端VR硬件產業在未來兩到三年間的可能性,擠出時間親自考察了國內外VR產業鏈的業態。
在梳理完所能捕獲到的任何VR產業相關信息之后,李逸飛總結出一個邏輯:“硬件領域并非三七互娛的主場,作為新手貿然入局不是明智之舉;僅憑“高冷”的VR硬件也很難讓消費者相信VR會是未來的趨勢,真正能夠給觀者帶來震撼并產生購買欲望的,必須是‘有溫度‘的內容。”他決定不做硬件,將VR領域的布局聚焦于內容方向。
IT史上,內容搶先打開消費市場并推動硬件普及的例子比比皆是,內容因文化內涵而有了“溫度”,這讓它比硬件更加接地氣。如果不是2009年的《憤怒的小鳥》與2010年的《水果忍者》,大眾對于觸屏手機魅力的感知或許會延遲若干年。豐富而優質的內容往往會助推硬件的普及,甚至倒逼硬件的升級,這就是IT業界“內容為王”的法則。
與其揣測李逸飛是否早已預見了VR低端硬件領域的穹頂,不如說是對“內容為王”信條的篤定讓他在VR內容領域占得了先機。
除了娛樂,大文娛產業更應保持文化的重量
李逸飛已在新興文化產業鏖戰了五年,他經歷了頁游時代的浮華盛世,也親眼目睹了智能手機普及之后手游產品的瘋狂井噴,這些對于李逸飛的職業生涯而言都是如數家珍的從業經歷。除開上市公司總裁的身份,李逸飛在平時的采訪中表現得更像一名資深的產業觀察者。
“當前的文娛產業仍處在娛樂導向的初期,下一階段行業應該進一步增加文化內涵在整個產業中的權重。”他對大文娛板塊的看法顯得一針見血。“我本身就是一位資深玩家,玩游戲之余也會思考,娛樂應該遠不止于打發無聊時間,還有更多的東西值得去發現,作為游戲廠商,我們可以更多地嘗試將中國的傳統文化滲透在產品中。”
當文化產業成為經濟支柱產業的目標被正式寫入“十三五”規劃綱要,李逸飛也感受到作為新興文化產業的從業者肩負的時代使命。他沒有視之為壓力,反而覺得機遇近在咫尺。
“文娛產業其實是傳統文化復興的契機。”李逸飛說道,“三國、戰國、西游等文學、歷史題材與文娛產業存在非常多的結合點,我們的游戲產品中也經常植入唐詩、宋詞等作為文案。像游戲、電影、動漫這樣表達形式豐富的新興文化產品能讓90后、00后的年輕人更快、更深入地接觸和了解中國傳統文化,這比課本上冷冰冰的說教更容易令人接受。”[!--empirenews.page--]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