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很多家長為了哄孩子,多會在手機里下載一些游戲給孩子玩,現在的小孩手機玩得那叫一個“溜”!不光溜,還玩出了坑爹新高度!前不久,市民韓先生向記者傾訴,自己上周六到銀行辦理業務時,意外發現儲蓄卡中莫名支出了9筆交易共計7562.5元。“通過查找支付交易我才得知,‘罪魁禍首’竟然是他10歲的兒子。兒子告訴他,最近喜歡玩一款手機游戲,為了盡快升級而多次購買了虛擬金幣。”韓先生無奈的說。
與韓先生有類似遭遇的還有王女士,王女士的兒子迷上一款現在很火爆的手機游戲,多次購買游戲虛擬幣,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內就花掉了9700多元。這些孩子是怎樣通過手機花費這么多錢的?王女士兒子告訴記者,家長無意中告訴的他支付密碼,游戲中經常提示我充值購買裝備。
曾參與制作手游的業內人士坦言,許多手機游戲均為通關升級游戲。玩到一定的級別后,不購買虛擬幣和裝備根本無法升級。而游戲頁面每隔十秒就會抖動一下,提示玩家充值升級,年幼的孩子很容易被誘導消費。
黑龍江百發律師事務所律師薛峰對此表示,10歲以下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10—18周歲為限制行為能力人,《民法通則》規定,此兩類人群如獨立完成了大額消費合同,其法定監護人在一年內具有可撤銷合同權。但實際的取證卻存在很大的難度。
薛律師認為,家長盡量不要當著孩子的面玩手機,不能因為手機而忽略孩子。做正確引導者,將孩子的興趣引導向積極的一面,給孩子看有利于其健康成長的內容,別讓孩子總玩手機,父母多陪陪孩子,家庭內部搞好關系尤為重要,讓孩子盡量在良好的家庭氛圍中成長。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