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未來是困難的,甚至可以說是不可能的。然而,我們每個人都在某種形式上從事預測工作,并需要根據我們認為世界將走向何方做出決策。
這是我們第一次發布關于明年年底之前將會發生的事情以及行業走向的年度預測。此項工作由Equilibrium的兩個部門——Labs和Ventures聯合完成。
在開始之前,下面是我們進行這一預測工作的方式:
目前,L2Beat列出了120個L2和L3(統稱為“以太坊擴容解決方案”)。我們認為以太坊的模塊化將在2025年繼續加速,到年底,將有超過2,000個以太坊擴容解決方案——這意味著相較于,增長約為17倍。
新L2/L3的推出受到特定應用的滾動擴展(如游戲、去中心化金融、支付、社交等)和“企業”L2(傳統公司在鏈上擴展,如Coinbase或Kraken)的推動。
過去一年,Solana區塊空間的需求一直很高,原因包括不斷增長的去中心化金融生態系統、Meme幣投機、去中心化物理基礎設施(DePIN)以及其他多個需求領域。這使得對網絡進行了充分的壓力測試,并推動核心團隊不斷改進網絡。盡管越來越多的團隊在致力于Solana網絡的擴展,但毫無疑問,擴容Solana L1仍然是核心開發團隊的首要任務。
來源: Solana 路線圖
在過去幾個月里,Solana的非投票交易平均每秒為700-800筆,峰值可達3,500筆。我們認為,到2025年,這一數字將增長到每秒超過5,000筆非投票交易,意味著相較于當前水平增長了6-7倍。峰值交易量可能遠高于這一水平。
Solana在最近幾個月的平均TPS約為700-800筆(來源:Blockworks Research)
我們預計以下關鍵網絡升級將使這一目標成為可能:
L2和L3可以選擇將它們的數據發布到以太坊(作為blob或calldata)、Avail、Celestia、 EigenDA、和NearDA 等替代數據可用性層,或者發布到外部數據可用性委員會(在極端情況下,數據僅存儲在一個節點中)。
目前,大約35%的L2/L3數據發布到替代數據可用性層(下圖不包括Avail、NearDA和EigenDA),其余數據發布到以太坊(主要作為blob)。Celestia、以太坊和GrowThePie提供了發布數據的度量和儀表盤。
我們認為,替代數據可用性層的份額將在2025年增長到超過80%,這將代表當前水平的10-30倍增長,具體取決于Pectra更新中目標和最大 blob的增加。此增長將由高吞吐量的滾動擴展(例如Eclipse和MegaETH,預計將推動Celestia和EigenDA的增長)以及在Celestia和Avail之上啟動的本地滾動擴展生態系統的增長推動。
來源:GrowThePie
目前,在L2Beat上列出的擴容解決方案中,只有大約25%(120個中的30個)是有效性滾動擴展或有效性卷積(利用零知識證明證明狀態轉換正確并將數據發布到以太坊或替代數據可用性層/外部數據可用性委員會)。
隨著零知識證明和驗證變得越來越快速和廉價,長遠來看,樂觀擴容解決方案的優勢變得越來越難以看見。像Starknet這樣的有效性滾動擴展已經在擴容方面打破了記錄(而且我們才剛剛開始)。與此同時,基于零知識的擴容解決方案在異步互操作性方面提供了比樂觀擴容解決方案更強的保障。最后,通過更快、更廉價的證明和驗證,延遲(或最終性時間)自然會減少,同時不削弱底層的信任保障。
因此,我們認為到2025年底,基于零知識的擴容解決方案的份額將增加到超過50%(并且可能超出這一比例)。預計多個零知識技術棧將推出其生產就緒的鏈開發工具包(如Polygon、ZK Sync、Scroll等),這將使得部署新的有效性滾動擴展或有效性卷積變得更加容易。此外,越來越多的人有興趣將現有的樂觀滾動擴展轉換為有效性滾動擴展(例如,通過利用OP Succinct 或Kakarot zkEVM進行證明)。
盡管以太坊專注于其以匯總擴展為中心的路線圖,但L1仍然在許多不太敏感于gas費用的高價值應用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過去的一年里,我們看到來自以太坊基金會內部以及外部各方的多個提議,要求提高gas限額。
目前,每個區塊的最大gas限額是30百萬gas(目標為15百萬),自2021年以來未發生變化。從那時起,區塊幾乎一直處于目標值(最大限額的50%)。我們認為,到2025年,這一限額將增加到新的最大限額60百萬gas,區塊目標為30百萬gas。然而,這一變化取決于a) 2025年Fusaka更新的實施,b) 以太坊核心開發者社區同意在Fusaka更新中提高gas限額。
在ChatGPT推出之前,大多數人并沒有考慮過AI和LLM的應用場景及其好處。這幾乎是一夜之間發生了變化,現在大多數人都與LLM有過互動,或者至少熟悉它們的工作原理。
同樣的轉變很可能會發生在區塊鏈隱私領域。盡管許多人仍然質疑鏈上隱私有多大問題(甚至對此毫不知情),但隱私對于保護個人和公司使用區塊鏈的安全非常重要,同時它還能擴展區塊鏈的表現力(即,可以在其上構建什么)。
雖然隱私本身很少作為賣點,但以下框架可以用來識別隱私價值最高的領域:
Zama開發了用于區塊鏈和AI的FHE基礎設施,預計將很快發布其MPC解密網絡的庫。這將是首個此類重大開源庫。
由于競爭非常少,它可能成為小伙伴們進行基準測試和比較的事實標準——類似于Arkworks和MP-SPDZ 在ZKP和MPC領域的作用。然而,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許可的寬松程度。
Nym專注于基礎層和網絡隱私。Nym混合網可以集成到任何區塊鏈、錢包或應用中,用于屏蔽IP地址和流量模式。與此同時,NymVPN提供去中心化VPN(目前處于公開測試階段),具有以下特點:
為了激勵供應方,Nym預計將運行“激勵隱私提供”計劃,以增加提供VPN網絡的節點數量。然而,對于需求方,他們需要證明他們的產品值得使用。
假設TOR的使用量為平均200-300萬用戶,10%的市場份額將意味著NymVPN有200-300k用戶。雖然這個目標樂觀,但如果團隊能夠執行市場推廣并做好營銷工作,這個目標是可以實現的。短期內,密碼經濟激勵也可以用來促進需求并補貼使用。
除了Aztec、 Aleo、 和Namada, 等團隊采取的隱私優先方法外,另一種方式是讓現有透明網絡外包需要隱私保障的計算任務。這種“附加隱私”或“隱私即服務”方法使得應用和網絡可以在不重新部署到新的隱私中心網絡并失去現有網絡效應的情況下實現一定的隱私保障。
目前有多種隱私/保密計算方法,提供商包括專注于MPC(如Arcium、Nillion、Taceo, SodaLabs等)、FHE(如Zama、 Fhenix、 Inco等)和TEE(如Secret Network和Oasis Protocol)。我們認為,至少一個主要的匯總提供商(如Optimism、Arbitrum、Base、Starknet、ZK Sync、Scroll等)將集成一個或多個保密計算提供商,并使在其上構建的應用能夠開始在生產環境中使用這些服務。
不可區分混淆(IO),簡而言之,是一種加密形式,可以在不改變程序執行功能的情況下隱藏(混淆)程序的實現。它通過將程序或電路轉化為一種“混亂”的版本,使得反向工程變得困難,但混淆后的程序依然能夠執行與原始版本相同的功能。除了提供類似于ZKP的可驗證計算保障外,IO還能夠支持私密多方計算、保持秘密并且僅在特定條件下使用這些秘密。
雖然IO目前在速度、成本和實際可行性方面存在問題,但幾年前ZKP也面臨相似的挑戰。近期的一些例子包括在區塊鏈中基于MPC和FHE的可編程隱私團隊,在過去一年中取得了顯著進展。底線是,當強大的團隊獲得足夠資金時,即使是在看似短暫的時間內,也能夠取得大量進展。
據我們了解,目前只有少數團隊在實施IO技術,諸如Sora 和Gauss Labs。鑒于IO的潛力,我們預計至少有三家新創公司會籌集資金加速開發,使其更具實際可行性。
加密內存池是一種通過在交易排序被提交之前保持交易加密(承諾-揭示)的方式,來減少有害的MEV(如搶跑和夾擊攻擊)。在實踐中,這有多種不同的方式,其中有兩個主要的權衡維度:
盡管加密內存池的整體好處似乎是積極的,但我們認為外部協議的采用將面臨困難。另一方面,作為更廣泛產品一部分提供加密內存池的項目,其采用率將取決于更廣泛產品的成功。最明確的采用路徑是將解決方案納入核心協議本身,但這可能需要超過一年的時間才能實現(特別是對于以太坊,盡管它已列入路線圖)。
基于有向無環圖(DAG)的共識使得可以將通信(數據傳播)與共識層(交易的線性排序)分開,這對于分布式系統來說更為自然。這種數據結構使得排序具有確定性,只要每個節點(最終)擁有相同的DAG,所有節點最終都會得到相同的排序。
這種方法的一個關鍵好處是減少通信開銷。與傳統的由領導者構建并分發官方區塊的方式不同,領導者只需證明一個已最終確定的子DAG。在收到該證明后,其他節點可以在本地和確定性地構建等效的區塊。除了早期的先鋒項目Aptos和Sui,像Aleo這樣的新協議也已經實現了基于DAG的共識。我們預測這一趨勢將繼續,至少有一個主要協議將決定從工作量證明(PoW)或BFT基礎的權益證明(PoS)共識轉向基于DAG的共識。
然而,由于實施的復雜性(即使是采用現有的實現,如Narwhal-Bullshark或Mysticeti),我們對完全過渡到基于DAG的共識的信心較低,預計這一過渡不太可能在2025年底之前發生。但如果有團隊能夠迅速執行,我們也樂意被證明是錯的!
QUIC(快速UDP互聯網連接)是由谷歌開發的現代傳輸層協議,后被互聯網工程任務組(IETF)采納為標準。QUIC旨在減少延遲、提高連接可靠性并增強安全性。
QUIC以UDP(用戶數據報協議)為基礎,而不是傳統的在HTTP2/1中使用的TCP。然而,HTTP2受益于數十年的優化——包括協議級的優化和將工作負載移至內核級——這使其在性能上具有優勢。
雖然已經存在一些QUIC內核集成的提案,但一個不依賴TLS的QUIC實現將使硬件加速更容易。這將緩解一些性能問題,并可能推動QUIC在P2P網絡中的更廣泛應用。目前,在主要區塊鏈中,只有Solana、Internet Computer和Sui(據我們所知)使用QUIC。
盡管Solana核心團隊專注于改進L1,但我們已經觀察到Solana的模塊化。然而,一個關鍵區別在于,Solana的網絡擴展(L2)不那么專注于純粹的擴展性,而更多的是為開發者(和用戶)提供目前L1無法實現的新體驗。舉例來說,包括更低的延遲和定制/主 權區塊空間,這些主要適用于在孤立環境中運作且不太依賴共享狀態的用例(例如游戲或某些DeFi應用)。
考慮到Solana生態系統的用戶和產品導向,我們認為這一點也會延伸到這些網絡擴展。我們預計將會看到至少一個Solana應用作為匯總/網絡擴展啟動,但用戶不會注意到他們已經離開了Solana L1??赡艿暮蜻x應用包括基于Magic Block或Bullet(ZetaX)構建的應用。
來自以太坊生態系統的一個很好的例子是Payy——一個提供私人USDC支付的移動應用。易于入駐和流暢的用戶體驗,但在后臺它作為一個基于Polygon技術棧的以太坊validium運行。
免責聲明:Equilibrium Ventures是Magic Block和Zeta的投資者。
鏈抽象是指通過不同的方法將區塊鏈的復雜性隱藏起來,特別是在多鏈世界中。盡管早期采用者(專業消費者)愿意經歷更多的麻煩,但鏈抽象可以為經驗較少的用戶提供合理的權衡。另一種看法是風險轉移,即將多鏈復雜性 交給外部方(例如意圖求解者)代表用戶管理和處理。
我們預計到2025年底,至少25%的鏈上交易將以鏈抽象方式生成,即用戶無需了解他們使用的是哪條底層鏈。
雖然鏈抽象增加了信任假設并掩蓋了風險,但我們認為可能會出現類似“鏈上評級機構”的東西(例如L2Beat之類的機構),對不同的解決方案進行評分。這將使用戶能夠設置偏好,例如只與具有一定安全等級的鏈進行交互(例如包括強制退出的匯總)。另一個風險向量與求解器市場相關,該市場應該具有足夠的競爭力,確保用戶獲得良好的結果并最小化審查風險。
最終,專業消費者仍然可以選擇按以前的方式操作,而那些對不同選項不太熟悉的用戶可以將決策外包給更有經驗的第三方。
基于共享L1橋接設計的有效性匯總集群提供比樂觀匯總更強的(異步)互操作性保證。每增加一個匯總,匯總集群的網絡效應也會增加。
我們相信,2025年大多數新匯總將會在具有原生互操作性的ZK堆棧上啟動。盡管該集群由多個不同的鏈組成,但目標是讓用戶感覺他們在使用單一鏈。這使得開發者可以更多地關注應用程序、用戶體驗和入駐。例如,zkSync的彈性鏈、Polygon的Agglayer和Nil的zkSharding等都屬于這一類別。
雖然我們開始看到一些應用擴展到更大的用戶群體,但仍有許多工作要做,以確?;A設施能夠容納更多用戶和更廣泛的應用。
作為一個行業,我們在過去的熊市中取得了顯著進展,但新的擴展瓶頸和對基礎設施資金的呼聲將再次出現。這是我們在多個周期中觀察到的動態,并且沒有理由相信這次不會再次發生。換句話說,我們不認為存在“足夠擴展”的概念。隨著容量的增加,新用例變得可行——這推動了區塊空間需求的上升。
隱私或許是區塊鏈中最后一個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關于未來的發展路線圖已經有了相對清晰的理解;現在只需要將所有的環節拼湊起來并提高性能。近期Tornado Cash案件的積極判決提高了人們對政府采取更加開放態度的樂觀情緒,但在技術和社會層面仍然有大量工作要做。
在用戶體驗方面,我們在過去幾年里在簡化單一區塊鏈的使用復雜度方面做得相當好。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新鏈和L2/L3的推出,正確解決跨鏈用戶體驗變得日益重要。
我們對明年的幾個預測依賴于ZK證明變得更便宜、更快速,從而使更多用例變得可行。我們預計這種趨勢將在2025年持續下去,得益于軟件優化、更專業的硬件和去中心化的證明網絡(這些網絡可以從全球獲取最便宜的計算資源,并允許用戶避免為空閑時間付費)。
總的來說,我們對2025年充滿期待。向前,向上!
ZK證明以太坊區塊使得正確執行的驗證變得更加容易。這將有利于當前僅依賴共識/驗證者簽名的輕客戶端。
通過通用zkVM運行EVM執行,每年約需花費100萬美元,這使得證明每個以太坊區塊已經是可行的(考慮到技術進展迅速,這一成本到發布時可能已經降低)。
盡管證明過程會延遲幾分鐘(目前生成以太坊區塊證明的平均時間),但這仍然有利于不那么依賴實時性的服務。隨著成本和證明時間的減少,依賴zk證明變得可行,適用的用例范圍將更廣。下面是我們的預測:
以太坊的路線圖包括最終將其自己的zkEVM納入核心協議,這將有助于避免重新執行并使其他服務輕松驗證正確執行。然而,實施這一計劃可能還需要幾年時間。
與此同時,我們可以利用通用zkVM來證明狀態轉換。過去一年,zkVM在性能上有了顯著提升,并且提供了簡單的開發者體驗(例如,直接用Rust編寫程序)。
在30秒內證明以太坊區塊是一個雄心勃勃的目標,但Risc Zero已經聲稱能實現90秒的證明時間。長期來看,我們仍需要將證明時間至少減少一個數量級,才能實現以太坊的實時證明。考慮到12秒的區塊時間,證明必須足夠快,以便進行通信、驗證和投票。
目前,大多數ZKP是由核心團隊以集中方式生成的。這種方式成本較高(硬件利用率低),削弱了抗審查性,并為需要ZKP的產品團隊增加了復雜性,而這些團隊不一定想要運行自己的證明基礎設施。
雖然構建特定網絡的去中心化證明(即僅適用于特定L2或用例)是可能的,但去中心化證明網絡可以提供更低的價格、簡化的操作和更強的抗審查性。價格效益來自于去中心化網絡能夠在全球范圍內尋找最便宜的計算資源,以及硬件的更高利用率(用戶只為實際使用的計算付費)。
因此,我們認為,大多數項目將選擇外包其證明工作(這已經是多個項目正在做的事情),并且到2025年底,去中心化證明網絡將生成超過90%的ZK證明。Gevulot將是第一個能夠處理大規模證明的生產就緒型證明網絡,但隨著行業的發展,更多類似的網絡將隨之而來。
擴容因子是衡量以太坊擴容解決方案的總日均UOPS或TPS與以太坊L1相比的比例(該指標由 L2Beat 和rollup.wtf報告)。目前,這個因子大約波動在25倍左右,因此我們至少需要8倍的增長才能使其超過200倍(通過擴容現有解決方案和新推出的解決方案來實現)。
L2擴容因子既是衡量用戶對以太坊L2/L3應用需求的指標,也是衡量基礎設施如何成功擴展的指標。更廣義地說,它展示了以太坊以滾動擴展為中心的擴容路線圖與以太坊L1對區塊空間需求的成功對比。
以太坊擴容解決方案的每日平均UOPS與以太坊L1的對比(來源:L2Beat)
相關閱讀推薦
最新資訊
最新游戲
Swordigo劍客少年
查看死亡公園2可怕的小丑(附部分攻略)
查看坦克雄師(附攻略)
查看農場模擬3D安卓版
查看劍與騎士團GRAN SAGA國際版
查看暗黑破壞神不朽中文版
查看超級幻影貓2無限鉆石版
查看饑餓鯊進化999999鉆999999金幣
查看雞湯來咯免費版
查看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