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鏈(Cross-Chain)即是容許加密貨幣資產,跨越不同的區塊鏈使用和保存。目前通用的區塊鏈不止一條,除了最有名的區塊鏈比特幣和以太坊之外,各種大大小小的公鏈陸續冒出,當中不乏有潛力、越來越多人使用的公鏈,例如Solana、Avalanche、Terra、Binance Smart Chain 等等。
但這些區塊鏈是獨立和互不相通的,例如在以太坊上的資產,若不使用跨鏈技術,就無法轉移到其他區塊鏈,如Binance Smart Chain上使用。因此,跨鏈技術就是為了方便不同公鏈資產及資訊能夠互相傳輸。
就像是回到一百年前,我們不能透過A銀行的憑證,去行使B銀行上的存款或信用額,但自從有了VISA、銀聯、SWIFT等各種跨銀行及國家的金融系統后,不同銀行之間的資金多少能夠有效互通。「跨鏈」正正是想方法對接不同公鏈的新技術。
當投資者在不同區塊鏈上進行投資、質押、GameFi等等活動時,會受限于不同區塊鏈使用各自的共識機制,無法整合資產。
若投資者需要進行資產整合或轉移,就需要跨鏈。隨著加密資產的興起,新興區塊鏈生態系統的數量和規模都急劇增加,投資者未必單一使用一條區塊鏈,跨鏈的需求便大大增加。
跨鏈技術不一定由官方發起,可以存在公鏈官方推出的跨鏈技術,也可能有第三方提供的跨鏈技術。以跨鏈技術的功能來看的話,大致分為以下五種跨鏈技術功能:
鏈對鏈跨鏈橋(Chain-to-Chain Bridge)主要作用是支援兩個主要區塊鏈之間的資產轉移。
例如Polygon 官方推出的橋PoS Bridge,主要支持以太坊和Polygon 之間的跨鏈;Avalanche官方推出的Avalanche Bridge,主要支援Avalanche和以太坊鏈ERC-20 標準的跨鏈資產轉移。
專用橋(Specialised Bridge)專注在特定的生態系統,專門支援資產在特定區域之間的轉移。
由于這些橋的專用性,專用橋通常可以提供更快、更便宜的跨鏈服務。例如Hop Protocol 的跨鏈橋方案是Rollup-to-Rollup 的通用資產橋,專門實現Layer 2 網絡之間和以太坊主網之間的資產轉移。
打包資產橋(Wrapped Asset Bridge)專門用來將非原生資產轉移到不同的區塊鏈上,方法是在目標鏈上創建出打包資產(wrapped assets)。
例如用以太坊上的Wrapped Bitcoin(WBTC)為例,就是由托管方持有BTC,再根據持有的BTC量,在以太坊上用ERC-20標準,鑄造WBTC。
數據專用橋(Data Specific Bridge)是專門為跨多個區塊鏈傳輸任意數據而設計的互操作性協議,這些協議通常會成為dApps 的基礎層,令dApps 能夠實現跨鏈組合。例如Celer 的Inter-chain Message Framework 和IBC。
以跨鏈核心技術來分類的話,目前最主要使用的跨鏈技術可以分為四種:
公證人機制(Notary schemes)
側鏈/中繼鏈(Sidechains / relays)
哈希鎖定(Hash-locking)
分布式私鑰控制(Distributed private key control)
目前的跨鏈項目,大多使用上述這四種技術做為合約底層的基礎技術,以下將簡單介紹這四種技術以及各自的跨鏈方式。
公證人機制(Notary schemes)是通過尋找一個公正獨立的第三方來作為兩條鏈之間的中介,由公證人來協助驗證交易。
公證人會負責確認資產在兩條鏈上的狀況,并且傳遞資訊。例如當需要將100 USDT 從以太坊轉到BSC 時,公證人會確認這100 USDT 的價值,并且把這項資訊轉傳到BSC 上,確認BSC 上收到100 USDT。
第三方公證人,可以是中心化的存在,或者去中心化的節點,種類略分為以下三種:
中心化公證人 | 選擇單一節點或是中心化組織作為公證人,不過公證人一旦受到攻擊或遭逢意外,就很容易停擺。 |
多重簽名公證人 | 需要多位公證人,在所有公證人都完成簽名、達成共識之后,才能夠完成跨鏈,更加去中心化和安全。 |
分布式簽名公證人 | 需要多位公證人的參與。機制會隨機抽取部分公證人,并在公證人完成簽名后加密完成私鑰。這種機制涉及密碼學的公私鑰,所以比起多重簽名公證人機制,更加復雜和安全。 |
側鏈(Sidechains):是依附在公鏈旁、一條規模較小的區塊鏈,可以將其視為公鏈的一個外置硬件。
側鏈能夠接收并讀取主鏈交易的資料與數據,并將透過「錨定」的方式鎖定要驗證的內容,并將側鏈&主鏈上的資產雙向錨定。當交易資料通過驗證,主鏈資產將被鎖定,然后在側鏈上釋放等額資產,原理頗像跨國的貨幣兌換。相反,當側鏈上的資產被鎖定時,主鏈上也會釋放相對應價值的資產。資產實際上并沒有被轉移,而是被鎖定和重新釋出。
中繼鏈(relays):中繼鏈與側鏈最大的差別,在于側鏈是依附在主鏈底下,與主鏈關系緊密;而中繼鏈則是與其他公鏈對等、平行,并不屬于任何公鏈。中繼鏈則類似公證人機制與側鏈結合,中繼鏈即可連接不同公鏈的資料調度中心,以第三方公證人的身份,驗證不同公鏈間的交易資料。在讀取和驗證公鏈上的資料后,中繼鏈鎖定原鏈上的資產,然后在目標鏈上釋出等值資產,達成資產錨定的功能,確保兩邊的交易資料對得上。
哈希鎖定(Hash-locking)聽起來很難懂,但實際只是在跨鏈的模式上,多加了一重密碼學設計,以經過雜湊函數加密處理的驗證機制,去處理跨鏈資訊對接。運作流程如下:
1. 智能合約鎖定使用者在A鏈上的資產
2. 智能合約用隨機產生的數字和雜湊函數產生一組私鑰
3. 使用者于規定時間內,在B鏈上提供正確的私鑰
4. 智能合約在B鏈上釋放出相對應價值的資產,完成跨鏈。
如果交易失敗,或是未能在時間內提供正確的數字,A鏈上鎖定的資產會自動解鎖,返還給使用者。
分布式私鑰(Distributed private key control)運用用智能合約,投射原鏈上的資產到其他不同的鏈上,同時產生一組控制這些資產的私鑰。
這份私鑰會分散由不同的機構或節點保管,達成去中心化,保障資產安全。當使用者需要轉移資產到另一條公鏈時,就可以通過這組私鑰,在不同鏈上鎖定與解鎖和解鎖資產。
至于跨鏈的本質技術又如何,粗略可分為以下三類轉移資產的方式:
這個方式是鎖定原鏈上的資產,并且在目標鏈上重新鑄造資產,例如Polygon 的PoS Bridge、Avalanche 的Avalanche Bridge (AB) 和Wrapped BTC (WBTC) 等。
情況就像把你將貨幣A放在國家A的一個銀行金庫里,而獲得存放認證后,就能在國家B換領同價值的貨幣B;當你再次需要動用貨幣A時,你只需要把國家B當中尚有的資金歸還,就可以重新使用國家A當中對等價值的貨幣。
這個方式是銷毀原鏈上的資產,并且在目標鏈上重新鑄造資產,例如Hop Protocol 和Across Protocol。
再以上述例子而言,就等于你先注銷國家A的貨幣,然后在國家B再申請同等價值的貨幣,然后回到A國家時則相反操作。
至于所「原子互換」,則是更進一步,不需要像上述兩種方式般銷毀或是鎖定,直接透過已認證的智能合約機制,轉換兩種資產,也就是直接以A貨幣,換領B貨幣。
跨鏈橋是連接各個區塊鏈、進行資料和資產傳輸必備的「橋」,使得不同加密生態系統之間能夠進行互動,令不同的區塊鏈網絡可以相互兼容。
這條「橋」不是物理意義上連接不同位置的伺服器,而是一些協議和技術,令到使用不同共識機制的區塊鏈間,能夠互相轉移資料和資產,例如將位于以太坊區塊鏈的ETH,轉移到Avalanche區塊鏈上成為wETH。
多鏈橋(Multi-Chain Bridge)能夠跨多個區塊鏈轉移資產,可以被應用到任何Layer1 或Layer2 區塊鏈上。
例如:cBridge,能夠連接Ethereum、Polygon network、xDai chain、Binance Smart Chain、Okex Chain、Arbitrum、Avalanche、Fantom、Heco,等等超過9 條大型區塊鏈。
相關閱讀推薦
最新資訊
最新游戲
Swordigo劍客少年
查看死亡公園2可怕的小丑(附部分攻略)
查看坦克雄師(附攻略)
查看農場模擬3D安卓版
查看劍與騎士團GRAN SAGA國際版
查看暗黑破壞神不朽中文版
查看超級幻影貓2無限鉆石版
查看饑餓鯊進化999999鉆999999金幣
查看雞湯來咯免費版
查看熱門文章
熱門游戲
射殺僵尸防御最新版
查看閃客快打3拼命之王中文版 v1.00.06
查看君王2可玩版 官方版v13.0.0
查看nds4droid模擬器(v47)
查看游戲增壓app(booster+)
查看守衛者2中文版 v1.0.2
查看血腥大地漢化版 v1.3.8手機版
查看nba2k13直裝版
查看鐵桿三國官服(登錄送名將) v1.0.6最新版
查看交錯戰線最新版 v2.4.0
查看迷你水族館
查看極難游戲2(hardest2)
查看摩托平衡3D中文版
查看睡眠模擬器最新版 v7.5.0手機版
查看奶塊2024最新版 v6.21.3.0
查看七匣子手游中心app
查看游戲開發物語中文版 v3.05
查看蛋仔派對國際服(Eggy Party) v1.0.17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