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Jaleel,BlockBeats
編輯:Jack,BlockBeats
對于比特幣 Layer 2 的定義,再一次引起了社區熱議。
從去年年初的到現在,比特幣生態中間經歷了幾次低潮,火熱了快一年的時間,如今似乎正處于一個關鍵時刻。市場上毋庸置疑的共識是,比特幣生態在之后很長一段時間里仍將會是最大的熱點。所以現在市場開始在 BTC 生態上尋找新的機會,而國內外不少用戶的共識都認為,后期爆發點將會是 Bitcoin Layer2。
因此近一個月里,Bitcoin Layer2 的愈演愈烈,市場上的項目已經不下五十個。爭奪 TVL、疊加概念、一天五十倍的漲幅,Bitcoin Layer2 成了如今最卷和最混亂的賽道之一。而讓這個賽道出現如此局面的很大一個原因正是:比特幣 Layer 2 至今還沒有一個被拍板的定義。
與以太坊 Layer 2 不同的是,比特幣神秘的創始人在「消失」之前并沒有對比特幣 Layer 2 做出過定義。在這個魚龍混雜的賽道里,究竟什么是比特幣 Layer 2?目前社區還沒有達成一個共識,不同研究員都有著不同的回答。
Bitcoin Magazine 編輯委員會近日在BITCOIN MAGAZINE EDITORIAL POLICY ON BITCOIN LAYER 2S文中,澄清了他們對比特幣 Layer 2 報道的立場。
其中讓社區熱議的是,他們對比特幣 Layer 2 的三點定義:
1. 使用比特幣作為原生資產:Layer 2 必須從根本上以比特幣為單位設計,將比特幣作為其主要代幣或賬戶單位,或者為系統支付費用的機制。如果它有代幣,它必須由比特幣支持。
2. 使用比特幣作為結算機制來強制執行交易:Layer 2 層的用戶必須能夠通過一種機制退出系統,不管可信還是不可信,從而將其資金控制權返回到第 1 層。
3. 展示對比特幣的功能依賴性:如果比特幣網絡故障失效,但仍然保持運行的系統,就不是比特幣 Layer 2。
成立于 2012 年的 Bitcoin Magazine,可以說是做專注于比特幣信息最古老和成熟的信源之一。因此不少社區成員都認為 Bitcoin Magazine 給出的定義是「正本清源」的。
在 Bitcoin Magazine 的定義下,如今市面上「牛鬼蛇神」的比特幣 Layer 2 并不能過其「法眼」,社區 KOL 和研究員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比特幣生態知名 KOL 0xSea 表示:「真要嚴格按這個定義來,市場上的絕大部分項目都很難說是 Layer 2,多數是「側鏈」。一層協議 Atomicalsxyz 的 AVM(技術)同時符合以上 3 點,只是沒有一條獨立運行的鏈,大概可以稱之為 Layer 1.5。」
dforce 創始人 Mindao也認為「比特幣雜志作為比特幣宣傳重要鼓手,發布最新編輯政策,對比特幣 Layer 2「正本清源」,開始強調「合法性」。不符合「合法性」的 Layer 2,它們一概不報道。照這定義,大部分只能當土匪了。」
同時Mindao還表示:「這標準說難不難,但做起來,需要經濟模型、架構上做很多犧牲,大部分(項目)壓根沒打算這么做。很多人認為「無主」比特幣不應該有正統性之說,但在意識形態上正統性無處不在,無關「有主」還是「無主」。這種「正統性」涌現是很有意思的現象。」
對于 Bitcoin Magazine 嚴苛的定義,一些社區成員也表達了自己的不滿,認為 Bitcoin Magazine 的影響力再大,對 Layer 2 的定義也只代表他們雜志和編輯委員會的觀點和意見,無法代表最終決定性的官方定義。
比如 AC Capital 的 GP加密韋馱就尖銳的表示:「Seriously no one cares,Bitcoin Magazine 只是時間長,并不具備 Layer 2Beat 在以太的喉舌作用。」
今年一月份,比特幣 ZK Rollup 二層方案 SatoshiVM 在推特上引起了熱議,其原生代幣 SAVM 更是在開盤首日達到近 50 倍漲幅。很多人通過售賣 SAVM 已經賺了數百萬美元。
然而在一陣大 KOL 在同一時期推銷猛烈的同時,SatoshiVM 卻被社區成員爆出 SatoshiVM 團隊與 Bool Network 或許是同一團隊。Bool Network 曾開發了一個名為 TokenBridge.sol 的 AMT 橋合約,使用相同的函數名稱和事件,SatoshiVM 的版本似乎是它的直接實現。
Bool Network 自 2020 年底成立,長期以來一直致力于比特幣第 2 層解決方案,并于 2022 年發表了一篇相關學術論文,他們的 Github 組織可以在這里找到。
查看 Bool Network 文檔,他們為我們提供了 Sepolia 上 AnchorFactory 合約的地址,顯示該系統于 2023 年 5 月部署。而部署 AnchorFactory 的地址和和部署 SatoshiVM Anchor 的卻是同一個地址: 0x66feD255e376c5E5495384A8aBc01a1AA65aFE8a。
如果說 Bool Network 僅僅為 SatoshiVM 提供的是技術解決方案,在沒有更直接的證據前也能說的通,畢竟 Bool Network 目前專注于比特幣驗證層,可以服務所有比特幣 Layer2。
但抓馬并不止于此。
1 月 25 日,為 SatoshiVM 做 IDO 的平臺 Ape Terminal 與 SatoshiVM 團隊公開吵架,因「利益糾紛」而相互爆光「丑聞」。
一直帶頭宣傳 SatoshiVM,自稱 SatoshiVM 的顧問,擁有 50 萬粉絲的知名 KOL MacnBTC 向 Ape Terminal 發難,稱 Ape Terminal 欺騙了所有人,并不是公平發售,有 20 萬個錢包申請參與 IDO,但每次只有 10 名獲勝者,而所有獲勝者都是 Ape Terminal 團隊成員。盡管 Ape Terminal 團隊將 IDO 部分費用還給了 Satoshivm 團隊,但卻通過出售老鼠倉錢包賺取了數百萬美元。
面對指責,Ape Terminal 發布聲明進行反擊,稱 SAVM 是就由知名 KOL MacnBTC 創立的項目。「SAVM 對于 Ape Terminal 來說是一個苦樂參半的事件,Mac 和他的 KOL 朋友們通過在自己的社區傾銷而獲利 2000 萬美元以上。」Ape Terminal 通過一份 google 文檔給出了與 mac 接觸的詳細信息以及清算代幣的記錄。
在 Ape Terminal 看來,他們則成為了 MAC 的替罪羊。
對此,MAC 回應稱,他自己是 SatoshiVM 團隊的顧問,并且與他們密切合作,是把 Ape Terminal 介紹給了 SatoshiVM 團隊,然而在 SatoshiVM 團隊取得成功后,被斷章取義攻擊,他并沒有搶注流動性,而是另有其人。
SatoshiVM 的抓馬事件,被許多人認為這是混亂的象征,但實際上,這樣的混亂可能是行業蓬勃發展的前奏。
比特幣 Layer 2 賽道一片混亂,就像 2013 年山寨鏈大量分叉比特幣的混沌時期。正是在這種混亂的社區氛圍和長達多年的區塊大小戰爭中,作為大區塊的堅定支持者,Vitalik 創立了以太坊,為此后公鏈時代的繁榮打下了基礎。
正如在權謀中所言:「混亂并非陷阱,而是一條攀升之梯。」混亂本身并不意味著失控或無序,相反,它是一種探索和實踐的過程,是建設性發展的前奏。
在任何新興技術或行業中,共識的確立通常需要經歷一段混亂期。這是因為在新事物出現之初,各方都會有各自的看法和理解,需要時間來整合和統一這些觀點,形成更為廣泛的共識。比特幣的 Layer 2 賽道也不例外,當前關于其定義的討論雖然看似混亂,但卻是社區在積極探討中逐漸趨于一致的過程。這種混亂是發展的必經之路,是從多元觀點中提煉出更為全面共識的過程。
目前,加密行業正陷入對比特幣 Layer 2 賽道的深度討論。這種混亂并非負面,而是表明著社區正在努力對這一賽道進行重新審視,反思其中可能存在的「炒作行為」和不實之處。這種自我反思和深入討論是行業向前邁進的動力,是為了找到其中真正具有潛力的項目,并為它們創造更為有利的發展環境。正是通過這樣的深度對話,行業可以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脫穎而出,邁向更加健康和可持續的發展。
不同參與者在這場討論中發表了各自獨特的觀點,包括資本、媒體、項目方以及廣大社區成員。這種多元的聲音使得討論更加富有深度,各方能夠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為行業提供更全面的視角。雖然在這個過程中會有爭論和分歧,但正是這種多元性和沖突,激發了創新和進步。這是一場頭腦激烈碰撞的思想之戰,是各方通過交流、辯論和合作,逐步形成共同認知的過程。
在這種混亂中,也意味著行業各參與者正在反思自身的角色和責任。投資者思考著如何更理性地進行投資,媒體審視自身在報道中的客觀性,而項目方則重新評估項目的真實價值和可行性。這才是行業進步的必要條件和關鍵一步。
正如混亂不是陷阱而是攀升之梯,比特幣生態的混沌也將是一條通往更高層次的發展之路。
投資過數十個比特幣 Layer 2 項目的水滴資本創始人大山,在之前的 AMA中,曾對 Layer 2 的定義曾表達過自己的看法。
他認為從廣義的 BTC Layer2 上來說,只要消耗 BTC 作為 Gas 或者以 BTC 為底層資產,可以做為 DApp 平臺,性能又遠優于 BTC 一層,都算比特幣 Layer 2。包括但不限于基于 Indexer 的應用平臺、EVM rollup、EVM crosschain、側鏈、閃電網絡和 RGB 等等。
而從狹義的 BTC Layer2 上來說,需要同時至少滿足下面兩個條件:
1、是否跟 BTC 共享安全。
2、是否抗審查。
詳細來說,如果 BTC 宕機了,Layer 2 能不能獨活,能獨活的最多叫側鏈。Layer 2 的節點或者跨鏈多簽是否足夠去中心化,比如說 multichain,多簽都在自己幾個親戚手里,進了局子用戶的資產也跟著沒了。
此外大山還提到了符合以太坊社區標準的 BTC Layer2 是除了狹義 Layer 2 的定義外,要再加兩條,一層能否對二層的交易做驗證,以及一層的資產能否在二層崩潰的時候順利逃生。
不過當時,大山也表示這僅是他個人的觀點,事實上討論「比特幣 Layer 2 的定義是什么」毫無意義。他指出,中本聰并不會親自出來告訴社區他心中理想的 BTC Layer 2 是什么樣的,而且沒有任何組織有權利去規定這個正統性。
比特幣生態早期 KOL xiyu 也表示:「現在是混戰階段,誰是真的比特幣二層,不應該由固定的標準定義,應該由市場來定。這是我在 brc20 上學會的。」
目前比特幣 Layer 2 的方案和形式,可以說是百花齊放,其中沾上 ZK 技術概念的尤其火,這也從另一個層面上體現了比特幣 Layer 2 賽道的雜亂無章。
相關閱讀推薦
最新資訊
最新游戲
經典臺球單機版
查看三職業傳奇手游
查看我的世界boss挑戰手機版
查看臺球之王
查看恐怖雙胞胎中文版最新版
查看歡樂釣魚大師華為版
查看饑荒:夢魘王座手機版
查看精英槍戰訓練營
查看LoveMeKillMe
查看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