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视频_在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高清_一区在线影院_国产一区二区区别

首頁 > 金融理財 > 正文

2024年STX幣為什么會瘋漲?【Stacks全面解讀】

來源:淺藍攻略網     時間:2025-02-03 10:00    作者:小藍整合

Stacks (STX)是什么?為什么Stacks (STX)在2024年這么受歡迎?為什么Stacks (STX)進入2024年開始瘋漲?Stacks (STX) 是一個 Layer-1 區塊鏈,允許在比特幣之上構建 DeFi、NFT 和智能合約領域的 dApps。這使得 Stacks 可以利用比特幣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同時允許開發人員在 Layer 1 上構建本地的 dApps。2024年Stacks 一直在掀起洶涌的波瀾,因為比特幣序數 (Bitcoin Ordinals)引起了人們對比特幣 NFT 的高度關注,比特幣 NFT 已經作為第 2 層 NFT (layer-2 NFT) 存在于 Stacks 區塊鏈上,從而導致對 STX 的需求激增,并增加了基于 Stacks 的 NFT 之間的交易量。我就給大家詳細解讀Stacks和Stacks衍生幣STX,需要的朋友一起看看吧!

全面解讀Stacks:十年磨一劍

BTC減半臨近,BTC L2 概念熱度持續上升。

按照當前比特幣網絡的出塊速度,減半預計發生于2024年4月或者5月,BTC減半一直是市場熱度最高的事件之一。隨著減半時間臨近,資金會更多聚焦在比特幣上,但由于市值過大,投資比特幣只能獲得市場Beta收益,釋放BTC流動性以及擴展BTC應用層的L2項目很可能會成為資金追求Alpha收益的首選標的。

Stacks在BTC二層網絡項目中生態最為繁榮,2024年迎來重大更新。

由于技術開發難度高,因此BTC上的L2項目數量一直較少,并且市場熱度也較低。雖然大家都熟知閃電網絡,但Lightning Network專注于P2P支付,并不是Stacks的直接競爭者,Stacks是目前BTC L2 概念里生態發展最繁榮的項目。2023年底,Stacks將進行的Nakamoto升級將帶來網絡性能的全面提升,同時上線重要產品 — — SBTC。疊加BTC減半周期,Stacks存在獲得超額市場資金進入的可能性。

全面解讀Stacks:十年磨一劍

什么事Stacks?

Stacks 是比特幣上的智能合約層。其正式構建始于 2017 年,最初版本于 2021 年上線。發起人是來自普林斯頓的一群計算機科學家。歷史上 Stacks 曾面臨諸多敵意,BTC Maxis 和以太坊信徒均視其為異類。隨著 BTC L2 的敘事熱度興起,以及 Ordinals 等帶來的 BTC 文化轉向,各類不同的 L2 層出不窮。此時,Stacks 似乎再次成了「異類」——其已經在這個方向上持續構建了近十年,隨著 BTC L1 的發展脈絡在振動,絕不是 crypto 中常見的流沙型項目。

Stacks 致力于成為最有用的比特幣層,圍繞這一目標,Stacks 社區始終以長期主義心態建設。持續的積累也為 Stacks 贏得了獨特的身位:其生態已經開始有起色,TVL 突破 $ 140 m;Q2 即將迎來的 Nakomoto 升級將產生更快的區塊,安全性得到進一步提升,有望大幅提升 DeFi 體驗,吸引更多流動性;背后有長期的頂尖資本支持。在百舸爭流時,獨特的身位意味著更多的資源和注意力攫取能力,從而可能強者恒強吸引更多流動性。

春節期間 Stacks 價格有一波提升,目前 MC 36 億美金 。我們認為,Stacks 有穩中向上的基本面,穿越周期持續構建的團隊,結合 Nakomoto 升級等強催化劑,是比特幣 L2 中不容忽視的存在。如果看好 L2 的整體發展和相信比特幣除了作為 SOV 外會有更多用途 ( 成為生產性資產),可以在合適價格將 $STX 作為比特幣生態的 beta 配置。文末我們對其估值可能性進行了探討。

全面解讀Stacks:十年磨一劍

Stacks 的設計思路:平衡、取舍與迭代

全面解讀Stacks:十年磨一劍

不可能三角的取舍

我們從 Muneeb 在推特中分享過的比特幣不可能三角出發來看 Stacks 的設計思路:

全面解讀Stacks:十年磨一劍

Source:@kyleellicott

在不改變目前 L1 的前提下,存在三個最優選項 a) 開放網絡、b) 無獨立代幣、c) 全局虛擬機(VM):

  • 開放網絡意味著任何人都可以參與共識,與此對應的是聯邦制,僅部分選中的實體可以參與挖礦;

  • 無獨立代幣符合 BTC Maxis 的希冀,沒有新資產與比特幣競爭;但代幣能夠給礦工激勵,更好地實現激勵相容,也有助于網絡冷啟動;

  • 全局 VM 的反面是將數據存儲在鏈下,沒有通用的全域賬本,數據的可觸達性減弱,但可能會帶來更好的可擴展性和隱私性,在部分場景下非常有效

全面解讀Stacks:十年磨一劍

Stacks 選擇了 a) 和 c),并在 b)上做了妥協,發行了獨立代幣 $STX。做出這種取舍背后的部分理由是從用戶體驗及開發者角度出發。在全局 VM 中,開發者有更多的發揮空間,實現更好的智能合約交互,一如其在 Ethereum 和 Solana 中的體驗。在大部分場景下,全局 VM 的體驗會更優。

此外,Stacks 上著重構建的方向即是 DeFi,希望使 BTC 不止是 SOV,而是生產性資產。而如果要吸引大體量資金,能夠將 BTC 在 L1 和 L2 之間安全地移動是重中之重。$STX 的用武之地即在此處,作為激勵給到礦工和驗證者,從而實現一個開放、無需信任、去中心化的網絡。從增加商業成功的概率角度,有合理的激勵無疑是不可或缺的。雖然代價是 Stacks 被部分 BTC Maxis 稱為 Affinity Scammer,但長久來看,可行性、合理性會戰勝人的非理性的情緒。

這個過程以 Proof of Transfer (POX) 共識為核心,POX 可以看做是對 POW 的再次利用,不消耗額外過度的能源。當前機制具體如下圖所示:

全面解讀Stacks:十年磨一劍

  • 礦工將 BTC 轉移給 Stackers 以獲取潛在的出塊獎勵,獲勝(成為領導者)的概率正比于其轉移的 BTC 金額,領導者獲得在 Stacks 寫入區塊的權利,并獲得包括 STX 和交易手續費在內的獎勵。

全面解讀Stacks:十年磨一劍

Source: @godfred_xcuz

  • 另一側,Stackers 則通過鎖定 STX 獲取 BTC 獎勵(這個行為被稱為堆疊),獎勵金額正比于鎖定的 STX。

在具體的堆疊方式上,如果用戶選擇自己堆疊,其周期持續兩周,并有最低 STX 鎖定量要求(~ 100, 000),體驗相對一般。流動型堆疊協議 StackingDAO (對標 Lido)上線后,用戶存入 STX 可以獲取 stSTX 作為代幣化憑證,并可在 DEX 中隨時交易回 STX,且不再有堆疊數量要求,靈活性大幅增強,但需要支付 5% 的收益傭金。除 StackingDAO 外,OKX,Xverse 等也分別提供不同的池子堆疊方案。當前 StackingDAO 和 Xverse 的堆疊收益約為 6% 。

Stackers 受到激勵的點在于其參與了雙向去中心化的 Peg 機制,與比特幣掛鉤的資產稱為 sBTC。

  • Peg in:用戶在 L1 上鎖定 BTC 時 ( 存入 Peg wallet),在 Stack 上可以對應生成相應的 sBTC,其價值與 BTC 1: 1 對應,無需付 wrapping fee

  • Peg out:Stackers 進行閾值簽名,達到 70% 要求后 sBTC 會被銷毀,L1 上重新釋放等量的 BTC,并從 Peg wallet 發送到某個 BTC 地址;因 Stackers 希望得到 BTC 獎勵,且其鎖定資產大于 Peg wallet 中的 BTC,失信會得不償失,故而其有動力始終做出正確選擇實現 peg,即激勵相容。BTC peg-out 請求也會作為 BTC 交易被廣播。鑒于 Stacker 可以自愿參與,因而其是完全去中心化的。

穩中向上的基本面

a.蓄勢待發的 DeFi 生態

DeFi 先行是常見的路徑,Stacks 生態也不例外。近期伴隨著 $STX 價格的上漲,TVL 突破了 1.4 億美金:

全面解讀Stacks:十年磨一劍

其中,ALEX 是絕對的頭部協議,貢獻了六成 TVL。ALEX 開發了一套 DeFi 相關組件,包括 AMM、Orderbook、預言機、Bridge 等,額外還有 Launchpad 業務。ALEX 于去年 12 月推出了 aBTC。相比于 sBTC,aBTC 犧牲了一定的去中心化,提供更快的交易速度,希望和 sBTC 形成補充,展現了成為比特幣上的金融層的野心。

其他的新協議也開始冒頭,以新發布的 Bitflow(旨在解決比特幣生態割裂的流動性的首個 DEX )為例,其和 StackingDAO(2 月 TVL 相比一月近乎翻 2 倍,達 $ 62 m)合作上線 stSTX-STX 池子,給 stSTX 提供流動性,并有一套積分獎勵體系,上線一個月后 TVL 超 $ 30 M,漲勢迅猛。

b. 突升的交易量

Stacks 的月交易量在數十萬量級,近兩月,受益于 STX 20 的蓬勃發展,交易量呈現明顯上升趨勢, 1 月突破 1 M 大關,接近整體比特幣交易的 10% ,有力地說明了其生態采納的良好進展。

全面解讀Stacks:十年磨一劍

Source: Ortege, The Block

這也帶動整體的月交易手續費增長至數十萬 STX,平均單筆交易手續費在 0.25-0.75 STX,以 1 月 $STX 價格計(~$ 1.5),約對應 $ 0.75 。之前鏈上交易活動不活躍且 STX 價格更低時,單筆交易更便宜。低交易成本是生態繁榮的必要條件之一。

全面解讀Stacks:十年磨一劍

Source: Ortege

c. 穩健的開發者生態

我們也可以從開發者的數量變化側面觀察 Stacks 的生態熱度:

全面解讀Stacks:十年磨一劍

https://www.developerreport.com/ecosystems/stacks

有意思的是,雖然新開發者數量震蕩(更多與宏觀趨勢相關),成熟開發者(在 crypto 有 2 y+ 工作經驗)數量卻持續穩中有升,年增速 + 51% 。成熟開發者是行業的中堅力量,他們的持續穩健增長可以一定程度表明其對 Stacks 的看好,也與 Stacks 一直以來長期構建的理念相合。

虛實結合的催化劑

  • 中本聰升級帶來實質提升

4 月的中本聰升級是 Stacks 社區翹首以盼的更新,預計將在比特版減半之前完成。從這個角度,我們基本可以忽略近期 TVL 的波動,畢竟在升級給 DeFi 體驗帶來質的改變之前,目前的波動可能都只是小水花。關鍵是,升級后其能吸納多少 BTC 和其他資金到 Stacks,其效率、體驗是否如預期提升,從而創造更多的交易量。而對大資金來說,其核心關心是否能在安全的前提下獲得一定的收益。更多的資金涌入也會刺激更多的 dAPP 構建,從而給 C 端帶來更好的體驗,整體生態進入正向循環。

  • 銘文及 L2 敘事背后的文化意義

盡管關于 Ordinal 的評價不一,但它的出現對比特幣生態系統意義深遠。除了礦工獲取更多手續費,更關鍵的在于銘文在比特幣的條條框框內近乎做出了一個石破天驚的東西,即使是 BTC Maxis 也無可奈何,因為無法通過任何中心化的力量禁止這種嘗試,而去中心化正是 BTC Maxis 尊崇的。銘文開了這個先河后,人們的心理邊界也被打開了,在 BTC 上構建東西是被允許的,甚至應該充分去探索的。這種文化轉向所帶來的精神和創造力的解放可能是無窮的。結合大量資金涌入帶來的可能的財富效應的敘述,愈來愈多的開發者開始在 BTC 生態上構建,而 Stacks 作為目前的領頭羊,自然會受益于這波熱度。

多種因素的巧合與助推才會真正帶來生態的繁榮,考慮到比特幣的資產量級,這可能會解鎖千億級的市場。

始終如一的 Alpha

行文至此,我們還沒有提及 Stacks 的團隊及其 co-creator Muneeb Ali。之所以是 co-creator 而不是 founder,在于 Stacks 實質是一個開源項目。這可能會超出很多人的預期,數十億美金的代幣背后沒有一個中心化的決策實體。在 Stacks 的論壇,可以看到有許多活躍貢獻者,而其中的核心人物之一是 Muneeb。Muneeb 是斯坦福大學的計算機博士,一直在 BTC 生態耕耘,已經經歷了數個周期,目前以 Trust Machines CEO 的身份參與 Stacks 建設。

Munee 讓人印象深刻的有幾點。一是其初心與韌勁,比特幣生態幾度冷熱,開發者來來回回,Munee 是為數不多始終專注深耕 BTC 生態的 OG。其曾經提及存活的方法是選擇一個大的、根本性的問題,扎進去解決,而自己癡迷于通過構建去中心化的雙向掛鉤,將數千億美金的 BTC 解鎖到 app 中。

二是其擔當,Stacks 歷史上面臨 BTC Maxis 和以太坊信徒的雙重敵意,Munee 作為 Stacks 對外發聲最多的人,處于風口浪尖。其接受了很多訪談來宣揚 Stacks 的理念,在推特上也積極地發表觀點,與不同意見的人禮貌「辯論」。一個能對外有效地傳達理念的核心人物對任何協議 / 產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是務實。Stacks 過去被定義為側鏈,近期其更多定義自己偏向 L2 也被部分人認為是一種欺騙行為。但另一個維度,能夠順著市場所更能理解的層面去解釋與傳播也是一種更高效的營銷手段,從獲取采納的角度無可厚非。與此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Muneeb 始終是在誠懇地解釋其設計思路、迭代思路、當前的生態痛點、為何會有 L2 敘事等,前后一致地應對外界的質疑和挑戰。持續的建設與發聲,不因外界的波動而改其志,但又順著敘事熱點的遷移去調整傳達方式,可謂非常務實的理想主義了。Alliance DAO 的 Qiao Wang 在一次采訪后評價 Muneeb 謙遜且有智識上的誠實,非常中肯。

全面解讀Stacks:十年磨一劍

核心團隊的其他成員中也是藏龍臥虎,比如:

  • Jude Nelson(@JudeCNelson) 是 Stacks Foundation 的 Research scientist,他是普林斯頓分布式系統的 CS 博士,分布式專家,目前是 SIP 技術指導委員會的主席

  • Rena Shah(@renapshah)目前是 Trust Machines 的產品 VP,曾經擔任幣安美國的交易所主管,也有過 crypto 基金戰略、管理咨詢等多樣經歷,其個人業余還經營一個可再生能源加密貨幣礦池

  • Aaron Blankstein:普林斯頓的 CS 博士,研究方向包括應用程序性能改進、內存安全、信息隱私等,也是分布式領域的專家

  • Trevor Owens (@TO):@TheOrdinalShow 的主持,創立了 @btcfrontierfund,支持比特幣生態項目,經常為 Stacks 發聲

除此之外,來自 Stacks Foundation 的社區治理居民 @herogamer 21 btc 整理了一份完整的 Stacks 生態值得關注列表。

一個社區里能聚集足夠多智慧的人共同建設,提出好的建議,有達成共識的方式,那么社區的活力與長期發展勢頭大概率是向上的,這是持續的穿越周期的 Alpha 所在。

Stacks 的新十年:戴著腳鐐跳舞

Bitcoin L1 的變化需要漫長的共識達成的過程,而這正是 Bitcoin 被推崇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因任何個人的意志而轉移。Stacks 在 Bitcoin 上構建了如此之久,也慢慢找到了適應的步調,當 L1 不動的時候能做什么,該做什么,以及當 L1 最終發生改變的時候,如何去調整設計思路,從而始終能與 L1 同頻共振。這是長期主義做事的思路,不抱怨,不放棄,步履不停,下一個十年,依然如此。

另一層面,即使 L1 沒有大的改動,BitVM 如果落地可行,L1<>L2 之間信任最小化的方式也可能得以極大改善。這意味著 sBTC 的 peg 設計等都可以重新來思考。即使 sBTC 是當前限制條件下的相對最優解,隨著新的技術方案的提出,新的可能性邊界又會打開。要成為領先者,必須提前考慮到這些可行性,做好準備,找到更清晰的路徑。

此外,雖然具體的發展路徑尚不清晰,但是關于解鎖潛在巨大的比特幣 DeFi 市場,當前可做的基本功亦有很多。比如去開發更好用的 infra 產品,不管是錢包還是其他工具,編程語言層面的升級,以及嘗試去找到更多巧妙使用比特幣的場景和方式。Nakomoto 升級所帶來的更快的區塊只是一個開始。好的 infra 與場景兩者互相促進,最終才可能探索到一個大的 PMF。

鑒于 Stacks 有自己的 Clairty 語言,它在開發者推廣上也必須下額外的功夫,設置好激勵與收益機制。其推出了 N 21 計劃,幫助開發者和團隊在其生態內構建,給其提供技術指導、營銷和融資支持等其他幫助。此外,生態內也有各類 Grant 計劃,比如技術和研究人員居民計劃以及多個社區驅動設立的計劃(如 DeGrants、Chapters 等)。

不過,如果生態內能夠吸引到足夠的 BTC 資金,市場機會又層出不窮,那么也可以自然吸引到開發者自愿付出努力加入。用需求反向促進供給也是常見的思路,比如目前其正好可以充分借助 BTC L2 敘事這波熱潮與資金涌入吸引更多開發者。而隨著更多及更多元的人留在 Stacks 生態系統內,它將變得越來越有韌勁。

代幣經濟學及估值探討

Stacks 的創世區塊中有 1320 M STX,具體分配如下,可以看到其去處包括 token sale,股權投資人分配,創始人,團隊,Stacks 生態相關的獨立實體、基金會,以及大學等:

到 2050 年,整體 STX 的供給會達到 1, 818 M。Muneeb 和另一位 Co-creator Ryan Shea 各持有 89 M(約 4.9% ),而其它投資人或獨立實體的占比也均在個位數。

當前 ( 2402) 的流通量約 1443 M,解鎖約 80% +。其中,堆疊的 STX 在 447 M。

估值層面,$STX 當前是 36.58 億美金市值(240223),我們對標 ETH L2 相比 ETH 市值來看 Stacks 的可能性:

全面解讀Stacks:十年磨一劍

Source:CoinMarketCap

由上表可見,當前 $STX 相比 BTC FDV 僅在 0.43% ,而 ETH L2/ETH 的量級在 2% -8% 不等,即還有近 4-20 倍的空間。如果 STX 可以達到 BTC 的 1% ,則其對應價格約 5.9 ,在當前基礎上 + 134% ;如果后續能接近 ARB/ETH 的水平(5% ),其價格對應~ 30 美元。

另一個維度,我們從 TVL 來看各鏈的估值水平:

全面解讀Stacks:十年磨一劍

Source:CoinMarketCap, Defillama

可以看到,STX 目前 FDV/TVL 為 40 ,同 APT 相當,處于高水位。一方面,近期,STX 價格隨 BTC 上漲有大幅提升,另一方面,投資者可能預期 BTC L2 敘事及 Nakomoto 升級等多種利好因素疊加,其 TVL 能有較大增量,FDV/ Forward TVL 的數量級可能相對不高。以該指標計,核心在觀察 Nakomoto 升級后 Stacks 生態 DeFi 的發展 Momentum。

全面解讀Stacks:十年磨一劍

小結

比特幣目前市值重回萬億,是全球前十大資產,很多新的創新和探索在涌現。而 Stacks 已經圍繞給比特幣帶來效用在生態里持續構建了 10 年。當下定決心去解決一個真正重要的大問題時,我們看到頂級的基金、大學、開發者、以及區塊鏈里有智慧的其他人,都被吸引到這個社區一起來貢獻。這是好的愿景與純粹初心帶來的無與倫比的向心力。

同時,雖然這個社區是去中心化的,其卻始終有方向:安全、效率的提升以及圍繞場景的探索。而當在一個方向上保持誠實地持續探索 10 年,其所積累起來的對 L1 的理解,對發揮社區群智、達成共識的經驗,對關鍵迭代要素的平衡取舍,都是入門三分的深刻。這是其積累起來的核心競爭力,也是推動其下一個十年發展的發動機。

BTC L2 敘事的熱點帶來了更多資金與注意力,給多年的構建一個大的助推力。Nakomoto 升級則使生態內不同角色更加與生態整體利益一致,且將產生更快的區塊,DeFi 生態繁榮及 sBTC 的大規模采納開始極具落地可行性。縱使 L2 競爭激烈,亂花漸欲迷人眼,但核心恐怕仍然是是否給終端用戶創造了有價值的、具有大規模商業可行性的產品。在這場競爭中,Stacks 有其獨特身位與穿越周期、長期主義且務實的團隊,值得期待。

目前其價格不算便宜,可能已在 BTC 上漲基礎上部分 Price in 了升級的利好因素。但考慮到其長期潛在的高發展上限,可在一定價格作為 BTC L2 的 Beta 配置,重點可以觀察升級后其 DeFi 生態的進展及后續 sBTC 的采納情況。

  • 原文作者:@Jane @wenchuan
  • 原文編輯:@Lexi @createpjf
  • 原文來源:BuilderDAO

Stacks衍生幣

什么是 STX?

Stacks 區塊鏈擁有自己的原生數位代幣,稱為 Stacks (STX),它為 Stacks 生態系統提供支持。

STX 用于執行使用 Clarity 程式編寫語言的比特幣智能合約、處理交易、獎勵 Stacks 網路上的采礦商,并使其持有者能夠透過稱為堆疊 (stacking) 的過程來賺取 BTC。

Nakomoto 升級要素

Nakomoto 升級的重頭戲一在效率,生產區塊的速度會提至 5 秒(當前數十分鐘)。可以想見,快速區塊的實現可以大幅提升 DeFi 的體驗,也會使很多有意義的用例成為可能。快速區塊得以實現,核心源于引入了基于 Tenure(任期)的區塊生產機制——被選中的礦工負責生產任期內的所有 Stacks 區塊,并以密集的節奏進行生產,約 5 秒 / 塊。L2 的區塊時間與比特幣 L1 解耦,不再 1: 1 錨定。

二在安全機制的改進。當前 Stacks 有獨立的安全預算,取決于礦工花費的 BTC 數量。升級后,超過 2 個比特幣區塊后,安全性可以達到 100% 的比特幣終結性,終結性即交易不可逆轉,意味著攻擊 Stacks 難度等同于攻擊比特幣。背后的原因在于后續礦工除了向 L1 提交 Stacks 區塊的哈希外,還需要提交上一個礦工任期內生產的第一個區塊的索引區塊哈希,從而可以將 Stacks 鏈的歷史和 L1 層對齊至上一個礦工的任期范圍,即擁有了比特幣終結性。在白皮書中,最初設計是超過 150 個區塊后擁有比特幣終結性,從 150 縮減到 2 ,可謂巨大的提升。

全面解讀Stacks:十年磨一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IXY_49xbIYt=188s

最新的 2 個區塊的安全預算也將有所提升,除礦工花費外,新增了 Stackers 堆疊的資金。考慮到 Stacks 鎖定的資金已達十億美金量級,按照 70% 的閾值及當前 STX 價格來計,需要至少 7.8 億美金才能發起攻擊。充裕的安全預算是最深厚的壁壘之一,也是長期建設積累的功底。其他 L2 如果也計劃采取類似的手段實現更高的即時安全性,需要有更高的鎖定資產,難度不小。

而 Stacker 除了繼續為網絡的經濟安全貢獻外,還需要驗證和批準礦工生產的區塊。鑒于區塊生產速度加快,驗證者的效率也必須跟上,生態內不同角色的配合更為緊密。此外,Stackers 會先內部就鏈尖達成一致,并監督礦工在最新的 Stacks 區塊后面生產,否則將拒絕簽署,從而不再有 Fork。

Crypto Twitter 上曾有很多關于 Stacks 是否是 L2 的爭議。由于 Stacks 利用比特幣來做終結,領導者選舉也發生在 L1 上,其實質上無法脫離 L1 單獨存在,并不能算作 L1。此外,鑒于升級后 Stacks 不再有單獨的安全預算,開始有類比特幣的重組阻力,這個角度將更接近傳統 L2 的概念。但另一個維度,我們無需被定義束縛,也可以從更好地使用 BTC 這個原點出發,去關注用戶場景和開發者體驗,來倒推我們需要一個怎么樣的智能合約層。至于具體是 L1,L1.5 ,L2 又怎樣呢 :)

三是止漏——MEV 的改進。在過往的設計中,比特幣礦工由于負責審查,可以在其生產比特幣區塊期間以低于其他 Stacks 礦工的成本開采 Stacks 區塊。比如 F 2 Pool 這樣的大礦工可以僅花費幾美元獲取價值超 1000 美元的 Stacks 區塊。這減少了 Stacker 的正常 BTC 獎勵,可能會打破激勵相容的局面。鑒于 Stacking 在整個體系中的核心作用,MEV 在論壇引發了激烈的討論。

在這些討論基礎上,Nakomoto 升級引入了一些篩選機制(Sortition)的改進措施,使挖礦更公平,并試圖構建一個更忠誠穩定的礦工隊伍,比如:

  • 礦工需要至少參與過往 10 個區塊;

  • 通過考慮過往 10 個區塊 BTC 出價的中位數計算獲勝概率:如果過往 10 個區塊的出價中位數為零,則當次獲勝概率也為零,系統不鼓勵異常出價行為;

全面解讀Stacks:十年磨一劍

  • 引入絕對出價總額,從而更長周期地考量礦工的出價水平和對網絡的忠誠度

全面解讀Stacks:十年磨一劍

全面解讀Stacks:十年磨一劍

可以看到,新規更注重礦工持續的活躍與可靠的參與,理想情況下希望實現礦工利益與整個網絡穩定性的協同。

除此之外,Stacks 有自己的 Clarity 語言,Clarity 在 Solidity 基礎上做了改進,希望實現更安全的編碼,且具有可預測性。Nakomoto 升級之后的一個重點是進一步引入 Clarity Wasm,進一步提升智能合約的運行速率。

綜上,Nakomoto 及其相關升級重點圍繞安全與效率這兩條主線展開。這將給 sBTC 創造一個更可靠、高效的交易環境,為 sBTC 潛在的大規模采納創造一個牢靠的基石。DeFi 生態有了不錯的生長土壤,生態活力可能徹底打開。而安全性與 BTC 掛鉤,也是很好的一次信心增強,提升對大資金的吸引力。這都是此次升級不容忽視的戰略意義

我們看好 Stacks 的 x 個理由:( 基本面 * 團隊)^催化劑


溫馨提醒: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本文部分內容來自幣圈網,本內容不可作為投資理財建議。
上文即是2024年STX幣為什么會瘋漲?Stacks全面解讀的全部內容了,文章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僅作網絡經驗公益分享,如有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刪除,想了解更多stx相關信息,請關注收藏淺藍網。

相關閱讀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鹤峰县| 彩票| 通辽市| 三台县| 哈密市| 郧西县| 瑞昌市| 灌南县| 额敏县| 邹平县| 名山县| 通州市| 吴堡县| 英山县| 广西| 漳平市| 凤翔县| 民和| 咸宁市| 奉节县| 和顺县| 宁陵县| 沭阳县| 贵溪市| 乌兰察布市| 佛学| 灵丘县| 深水埗区| 车险| 焦作市| 东乡县| 商都县| 蕲春县| 凉山| 潮安县| 长乐市| 酉阳| 江源县| 百色市| 绥滨县| 堆龙德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