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是什么?一文全解AO幣未來發展和值得投資的AO項目!AO的推出,意味著Arweave從存儲平臺轉身為計算平臺。盡管AO采取的架構和方法完全不同于傳統的區塊鏈,AO已經處于與以太坊等眾多智能合約公鏈的競爭地位。 AO聲稱自己擴展性極強,讓人們無疑以為又是一個“以太坊殺手”。 AO未來到底能會給加密市場帶來什么改變?我就給大家詳細介紹AO幣!
據AO官方文檔,AO計算機是面向參與者的(actor oriented)機器,從遵守其核心數據協議的節點網絡中涌現,運行在Arweave網絡上。下面簡要介紹該協議及其功能以及技術細節。
AO計算機是一個單一的、統一的計算環境( Single System Image,單系統映像,其是分布式計算的一種模式,使用一個多網絡的通用接口,分布式數據庫,或者多個服務器,但對用戶而言是一個系統),托管在分布式網絡中的一組異構節點上。AO旨在提供一個環境,其中可以駐留任意數量的并行進程,并通過開放的消息傳遞層進行協調。這種消息傳遞標準將機器的獨立操作流程連接到一個“網絡”中,就像網站在獨立服務器上運行但通過超鏈接連接成一個凝聚的統一體驗一樣。
與現有的去中心化計算系統不同,AO能夠支持計算操作而無需協議強制限制大小和形式,同時還保持網絡本身的可驗證性(從而實現信任最小化)。此外,AO分布式和模塊化架構允許現有的智能合約平臺輕松“插入”網絡,充當可以從任何其他進程發送和接收消息的單個進程。
AO,不是對計算環境的所有用戶強制執行一組選擇,而是以模塊化形式構建。AO允許用戶選擇最適合他們的虛擬機、去中心化排序權衡、消息傳遞安全保證和支付選項。然后,通過將所有消息(每條消息共享相同的格式)最終結算到 Arweave 的去中心化數據層上來統一該模塊化環境。這種模塊化創建了一個適合極其廣泛的工作負載的統一計算環境,其中每個進程都可以輕松地傳輸消息并進行協作。
AO的核心目標是在沒有任何實際規模限制的情況下實現無需信任和協作的計算服務。這為應用程序提供了一個以前不可能的全新設計空間,其融合了智能合約應用程序(除了代碼之外不需要信任任何東西的服務)和傳統計算環境(Amazon EC2 等)的優點。
由于其可擴展性,開發人員使用AO的自然方式是在網絡內生成自己的命令行 ( aos) 進程,并開始發出命令。這個開發者體驗類似于開發人員在云主機上創建新的服務器實例并通過 SSH 連接到它,只不過這個命令行過程具有智能合約的屬性。他們的命令行進程ao 并不存在于任何特定的數據中心或任何一個物理位置,并且其計算是完全無需信任的。每個用戶都可以與其他所有進程和程序發送消息并進行交互。其結果是一個全局性的“單系統映像”:一臺統一的計算機——分布在世界各地,以任何規模運行——在所有用戶之間共享。
從最終用戶或開發人員的角度來看,AO本質很簡單: AO是一臺共享計算機,他們可以在其中運行任意數量的進程。這些進程不托管在任何特定服務器上,也不受任何個人或團體的控制。相反,一旦啟動,這些流程就可以通過加密方式委托,以可證明中立的方式永久地提供服務。這使他們能夠隨著時間的推移保證用戶的權利。
與現有的去中心化和分布式計算系統相比,AO協議具有以下特點:
并行運行任意數量的進程(“合約”):在AO中,應用程序由任意數量的通信進程構建。受到原始 Actor 模型(Carl Hewitt,1973)和Erlang的啟發,ao不允許進程之間共享內存,但允許它們通過原生消息傳遞標準進行協調。然后,這些進程中的每一個都可以以可用計算資源的全速運行,而不會相互干擾。通過專注于消息傳遞,AO可以實現比傳統智能合約更類似于傳統 Web2/分布式系統環境的擴展機制。
進程中的無限資源利用:建立在SmartWeave和LazyLedger原始版本(后來改名為Celestia)的延遲評估架構之上,AO網絡中的節點根本不需要執行任何計算即可就程序狀態達成共識過渡。狀態由 Arweave 托管的進程消息日志“全息”暗示。然后,計算成本被委托給用戶,他們可以計算自己的狀態,或者請求由他們選擇的節點執行。
訪問原生無限硬盤Arweave:AO進程可以無縫地將任何大小的數據直接加載到內存中、執行并寫回網絡。這種設置消除了典型的資源限制,并實現了完全并行執行,極大地擴展了應用程序開發的可能性,超越了傳統智能合約平臺的限制。因此,它為需要大量數據處理和計算資源的復雜應用程序打開了大門,例如機器學習任務和高計算自主智能體。
自動激活合約:在傳統的智能合約環境(如以太坊、Solana、Polygon 等)中,合約會根據用戶交易的請求“喚醒”以執行計算。這創建了一個環境,在該環境中,除非用戶與程序交互,否則程序不是“實時”的,從而縮小了可以在其上構建的應用程序的范圍。ao通過允許合約進行預定的“cron”交互來消除此限制,這些交互會自動喚醒它們并按設定的時間間隔執行計算。任何用戶,或者實際上是進程本身,都可以向節點付費以“訂閱”進程,以便以適當的頻率觸發計算評估。
支持擴展的模塊化架構:ao的核心架構是一個開放數據協議,任何人都可以構建其實現。所有東西——從排序器、消息傳遞中繼器,甚至系統的虛擬機——都可以隨意交換和擴展。這種靈活性將允許 Arweave 生態系統中現有的智能合約系統(Warp、Ever、Mem 等)插入ao統一網絡并能夠從統一網絡發送和接收消息。這也將允許所有這些智能合約系統共享一些相同的基礎設施和工具,從而在 Arweave 上提供更加連貫的計算體驗。
進程(Processes):網絡的計算單元。進程由存儲在 Arweave 上的交互消息日志以及初始化數據項表示。進程在初始化時定義其所需的計算環境(其虛擬機、調度程序、內存需求和必要的擴展)。雖然流程以這種方式在共識級別上表示,但它們也意味著可以由滿足要求的計算單元計算并選擇執行該流程的狀態。除了從用戶錢包接收消息之外,進程還通過消息單元轉發來自其他進程的消息。流程開發人員可以自由選擇如何確定這些消息的可信度。
消息(Messages):與進程的每次交互都由消息表示。消息的核心是符合ANS-104標準的數據項。用戶和進程(通過其發件箱和消息單元)可以通過調度程序單元將消息發送到網絡上的其他進程。AO消息的語義介于UDP和TCP數據包之間:保證僅傳遞一次,但如果消息從未被消息單元轉發——或者接收者從未實際處理它——那么它的傳遞將不會發生。
調度程序單元 (Scheduler Units,SU):負責將發送給進程的信息分配slot編號并確保數據上傳到Arweave。調度程序單元負責將原子遞增的slot編號單一分配給發送到進程的消息。分配后,調度程序需要確保數據上傳到 Arweave,從而永久可供其他人訪問。進程可以自由選擇其首選的排序器,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實現:去中心化、中心化甚至用戶托管。
計算單元 (Compute Units,CU):計算單元是用戶和消息單元可以用來計算AO中進程狀態的節點。雖然 SU 有義務對它們已接受的進程的消息進行排序,但不需要 CU 來計算進程的狀態。這創建了一個點對點的計算市場,其中 CU 提供解決進程狀態的服務,并相互競爭——權衡價格、進程的計算要求和其他參數。一旦狀態計算完成,CU 將向調用者返回特定消息解析的輸出(日志、發件箱和生成其他進程的請求)的簽名證明。CU 還可以生成并發布其他節點可以加載的簽名狀態證明——可選擇支付UDL指定費用。
通信單元 (Messenger Units,MU):一種根據 cranking 的進程在AO網絡中傳遞消息的節點,將消息傳遞給計算單元,并協調以計算輸出結果。本質上,當 MU 在系統中發送消息時,它們將其發送到適當的SU進行處理,然后與CU協調以計算交互的輸出,然后對任何生成的發件箱消息遞歸地重復該過程。這個過程一直持續到沒有更多的消息需要處理為止。
Arweave主網在2018年11月18日啟動,五年多的十年里經歷了13次主要升級,業務方向為永久性的去中心化存儲服務。但是當我們觀察網絡數據變化時,發現上述的升級并沒有真正讓Arweave形成護城河,觀察Arweave的業務數據可知:
進入2023年后,Arweave的存儲業務增幅明顯放緩,存儲數據增量大幅下滑,月度網絡存儲量整體徘徊在2-4TiB之間,最低網絡存儲量是在6月,只有1.43TiB,2023年全年存儲量總計32.96TiB,相比之下,2023年Filecoin網絡存儲量總計超過1.8 EiB(1EiB = 1,048,576 TiB),可見在去中心化存儲上,Arweave絲毫無法撼動Filecoin的統治地位,業務擴展十分艱難。
不僅在同類業務的橫向競爭上難以突破,Arweave所處的賽道——去中心化存儲,與普通散戶來說有一定的距離,普通用戶沒有太強動力使用,也無法快速感知基本面的變化,在新的牛市中,去中心化存儲多多少少乘上了AI/DePIN敘事的東風,但也只是新瓶裝舊酒,沒有獲得太多市場的關注。
這樣的困境同樣反映在幣價上,以一年期為分析周期,在2024年2月以前,AR的價格一直徘徊在6-10刀左右,大幅跑輸BTC,沒有隨著主網升級和牛市的啟動出現上漲,直到創始人Sam于2月14日公布Arweave正式推出AO。
Arweave作為存儲協議僅僅只能被看作一個硬盤,只靠一個硬盤是無法承載更大的敘事和使用場景的,在過去很長的時間中,Arweave寄希望于其他的協議來使用自己這個硬盤,但收效甚微,過于遠離普通用戶的基礎設施,也缺乏市場的關注。于是,Arweave打造了完美兼容自身硬盤的CPU——AO,這也使其幣價從$8迅速上漲到接近$50。本文將主要介紹AO技術原理和相關生態。
AO是運行在 Arweave 上的 Actor Oriented(基于角色的)計算機,被設計為一個可以駐留任意數量并行進程的環境,進程之間通過開放的消息傳遞層進行協調。
AO的最核心的特點可以被歸納為兩個:
(1)任意數量的進程并行運行,即對計算能力的無限拓展;
(2)計算結果的可驗證性和可復現性,從而實現最小信任化。
在介紹AO如何實現上述功能前,首先了解一下AO的基本構成。AO系統中包含兩類基本單位:進程(Process)和消息(Message),以及三類基本單元(也可以看作是三種重要角色):調度單元(SU)、計算單元(CU)和信使單元(MU)。
進程:網絡中的計算單位。進程的狀態可以通過計算單元進行運算得出,同時進程可以接受用戶和來自其他進程的消息。在具體的定義上,$P_i$ 代表第$i ^{th}$個進程。定義 $P_i$ = ($Log_i,Init_i,Env_i$),其中$Log_i$ 是 $Pi$ 的所有消息的有序序列,$Init_i$ 是 $P_i$ 的初始化數據,$Sched_i$ 是 $P_i$ 的調度器,$Env_i$ 是 $P_i$ 的計算環境,在給定時間步驟下,$P_i$ 的狀態 $S(P_i) = F(Log_i, Env_i)$ ,其中 F 是一個函數,由 $Env_i$ 定義,根據消息日志計算狀態。
消息:在AO中與進程的每次交互都表示為消息,消息的本質是符合ANS-104標準的數據項,消息格式的統一至關重要,整個AO的環境通過統一的消息在Arweave的去中心化數據層上進行結算處理。
調度單元:調度單元負責為發送給進程的信息分配原子遞增時隙編號(類似于以太坊 nonce),也就是對進程消息進行排序。分配后,調度器需要確保數據上傳到 Arweave,從而永久地供其他人訪問。
計算單元:計算單元是負責計算AO中進程狀態的節點,計算單元之間形成類似于去中心化計算協議(Akash)的計算市場,計算單元之間相互競爭,完成計算進程狀態的服務,服務完成后,計算單元需要返回計算結果和帶有簽名的狀態證明。用戶如果不信任單個計算單元,可以進一步向更多的計算單元發起請求。計算單元需要進行一定的質押,如果提供了錯誤狀態,其質押將會面臨罰沒。
信使單元:信使單元負責接收來自客戶端的傳入消息,將這些消息路由到指定的調度單元,然后從計算單元中檢索結果。
AO實現可驗證的無限計算能力,技術要點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基于存儲的共識范式(SCP):AO計算機通過在Arwearve中對消息日志的全息態存儲來達成共識,Arweave被當作一個持續且不可變的日志記錄冊來存儲所有消息日志,確保交互日志永久可用,從而允許任何網絡參與者計算狀態。
(2)僅需要就數據順序和存儲達成共識,不需要就狀態達成共識:比特幣和以太坊等區塊鏈采用傳統共識機制,即讓網絡參與者就賬本狀態達成一致,所有節點需要驗證并就當前狀態達成共識,這造成了計算資源的浪費,限制了網絡的速度和可擴展性。AO則不需要對狀態達成共識,只需要對交互日志在Arweave中的順序和存儲達成一致即可,即AO的狀態“全息”地隱含在Arweave托管的消息日志中,雖然沒有對狀態達成共識,但每個人原則上都可以通過Arweave存儲的數據計算出狀態,如果用戶想要獲取狀態,可以請求計算單元完成計算并提供證明。
(3)AR與AO的功能分離:結合上述分析,AR和AO各司其職,AO不解決驗證問題,只負責完成消息的傳遞、排序和狀態的計算,主要處理計算問題;Arweave負責處理安全性和可驗證性問題,就數據順序達成共識,并保證永久不可變的去中心化存儲。AO根據Arweave上的交互日志完成存儲,但不能對Arweave的共識進行修改。
(4)基于消息傳遞的并行計算架構:實現并行計算的兩種基本方法為共享內存和消息傳遞,AO采用了消息傳遞的架構,與之相對的是以Solana、Sei等并行區塊鏈使用的共享內存方式。在共享內存方式中,當一個用戶訪問和修改某些數據時,其他用戶則無法修改,即需要在“鎖競爭”的過程中相互等待,直到該用戶“解鎖”數據后,其他人才能訪問,因此這種方式的可擴展性存在一定上限。而AO僅需要在交互時發送交互信息,不存在需要“鎖競爭”的等待,實現了橫向擴展,這使得其并行可擴展性達到了任意規模。
(5)AO的模塊化架構:AO的模塊化體現在CU、SU、MU的分離,用戶可以隨意選擇合適的排序器、消息中繼器、計算單元,甚至系統級的虛擬機也有可以隨意替換,從而支持多種智能合約系統中的進程引入AO。CU、SU和MU可以實現橫向擴展,保證了計算能力隨需求的增加。
基于上述分析,AO網絡中的關鍵性流程包括:AO網絡中的交互信息在通過MU驗證簽名后,傳遞給SU,經過SU的排序后上傳到Arweave,并在Arweave上就順序達成共識并存儲,當用戶需要獲得狀態時,會通過MU將消息傳遞給SU,SU選擇合適的CU并將消息交付給CU,CU通過Arweave上的數據完成狀態計算,將輸出通過MU返回給用戶。
AO生態還處于非常早期的階段,但正在蓬勃發展。從AOlink的整體數據來看,目前AO網絡處理消息的數量已超過了116M,每日用戶數量達到在巔峰時期達到5K以上,但近期回落到1.5K附近,其中AO網絡的測試代幣($AOCRED,用于發放給AO網絡的建設者)持幣人數也已突破4100。
AO測試網發布后的三個月內,AO網絡中初步建立起基礎設施和金融系統,包括跨鏈橋、預言機、錢包、AMM、穩定幣協議等,同時游戲、社交、Memecoin、AI等應用也正在建立中。
其中的重點協議包括:
AOX:AO生態首個跨鏈橋,基于MPC技術為AO網絡提供資產跨鏈服務,目前正處于Beta階段,僅支持$AR在Arweave和AO網絡之間的跨鏈,在AO中對應為Wrapped AR,目前啟動激勵任務,用戶通過完成跨鏈操作等任務賺取$TAOX測試代幣,可能對應未來正式代幣空投。
0rbit:AO網絡的預言機,支持將任意數據通過有效的URL帶到AO的進程中,用戶通過向0rbit發送消息請求數據,0rbit節點將獲取數據并傳送給用戶的進程。
Arconnect、aoWebWallet:AO網絡的錢包基礎設施。
Astro:AO網絡的穩定幣協議,4月已上線測試網,目前可以領取測試代幣tAR,通過tAR鑄造穩定幣USDA。
Permaswap、ArSwap、Bark:AO網絡中的DEX。Permaswap于近日剛剛上線AO,目前支持Wrapped AR和AOCRED之間的兌換;ArSwap和Bark上線更早,支持的資產種類更多,除了AOCRED和Wrapped AR意外,還支持生態內其他的項目或meme代幣。
typr:AO生態的Twitter,社交應用,開放的功能和UI基本與Twitter相同,包括post、長文story和chatroom等,但支持用TRUNK/Wrapped AR/AOCRED/typr測試代幣四種資產打賞。
Permaverse:AO網絡的游戲和元宇宙發行平臺,目前已發行的游戲是dumdum,玩家可以通過撫摸自己的dumdum(一只綠色大象)來獲得積分,對應潛在的空投獎勵,同時也為dumdum搭建了非常簡單的元宇宙環境。
AO Games:本周剛剛啟動的游戲和元宇宙發行平臺,在推特中提到的產品特征包括:類似Web2的游戲體驗、能夠集成鏈上AI等。
outcome_gg:AO生態的預測市場,預測指標包括AO生態、游戲、defi、meme、商業和科技等,項目公布之后或將引入AI自主代理,通過依賴LLM開展預測競賽。
TRUNK、Aetheris:AO生態的memecoin。
AOVM:AO生態的AI工具,對終端用戶,可以利用人工智能作為個人助理、市場數據分析等工具,對開發人員,可以作為智能合約開發助手,產品尚未上線。
總體來看,AO生態還處于非常早期,剛剛進入”打地基“的階段,多數應用還處于白皮書階段,甚至只有推特和網站頁面,沒有具體產品和技術文檔上線,AO網絡的技術能力尚未在應用層得到釋放和檢驗。AO生態的發展也將反哺Arweave的存儲業務——外部業務拓展不暢,那么自行搭建的CPU將釋放這塊硬盤的潛力。
在AO推出后,Arweave被重新與AI賽道和并行EVM賽道中的項目進行比較,在前文我們已經介紹了AO與并行EVM的區別,本部分講對AO在AI賽道中的位置進行簡要分析。
AO本身采用了Actor模型進行設計,而Actor模型本身與AI研究存在著緊密關系,其核心思想是系統的每個組件都可以是一個獨立的、自主的代理,當需要交互時通過發送消息來實現,該模型中的Actor和AI Agent十分相似,這也使在AO生態托管AI模型、建立AI應用成為了極具吸引力的方向。那么具體來說,AO將如何解決賦能AI?
一句話概括,AO使得AI模型上鏈變得更加可行,能夠實現AI模型可驗證性的計算,從而促進AI模型集成智能合約,并拓展AI在Crypto世界的使用。
首先,模型上鏈指將ML模型存儲在區塊鏈的智能合約中,并可以通過調用智能合約的方法來使用模型,但是這需要:(1)將AI模型和數據存儲在鏈上,即在成千上萬個節點中保存完整的模型與所需數據,存儲成本極高,對模型尤其是大語言模型的鏈上存儲是經濟上不可行的;(2)計算資源有限,同時區塊鏈具有較高的延遲和較低的吞吐量,都會限制對AI模型的高性能計算,在鏈上進行AI模型的運算,需要所有節點同時完成計算過程,這種單線程的架構顯然無法支持。
因此,目前主要在鏈下執行模型計算,并將結果返回鏈上,一種折衷方法是使用opml/zkml實現推理結果證明的上鏈,以提高鏈下計算的可驗證性。
相比于傳統區塊鏈(如以太坊),AO的技術優勢在于:(1)能夠原生地接入Arweave,AR提供了存儲層,使得低成本地存儲大規模的數據成為可能;(2)能夠實現可驗證的、無限擴展的并行計算。這使得AO能夠解決傳統區塊鏈中模型上鏈的許多問題,比如可以存儲AI模型,使得托管大語言模型成為了可能,此外并行計算能力有效緩解了對計算資源的需求,不需要就所有節點重復完成模型計算,減少了計算冗余,提高了計算效率。另外,Arweave中所有數據都可以作為AO計算的輸入,這也大大提高了鏈上模型所能使用的數據,促進鏈上代理或AI應用能夠依賴更多可靠數據完成決策。
AO生態在AI方面的第一個發力點將是AI與金融的結合,提出AgentFi。AgentFi是指利用AI的推理能力,創建并調整類似于基金經理的復雜策略,利用AI模型操縱金錢是一項敏感的事務,尤其是可信任性尤為重要,相比于在其他鏈上引入AgentFi,AO生態率先打通了計算的可驗證性。目前推出的第一個項目為Autonomous Finance,Autonomous Finance希望實現的金融類Agent包括:DCA資產管理Agent、自主平衡的指數基金Agent、具有定制風險策略的自主對沖基金Agent、鏈上預測Agent、高頻交易Agent等,目前DCA投資Agent的產品已經上線,用戶可以設置定投資產種類、滑點范圍、流動性池、定投時間等參數,當然這并沒有實現利用AI的智慧去制定投資策略,更多是停留在了不需要鏈外觸發的合約自動化層面,我們還需要對后續產品的能力進行跟蹤,以確定是認真的產品還是噱頭。
2024年5月30日,AO宣布即將完成$AO代幣的發行,代幣上線時間將為北京時間6月13日。此外與該項目相關的代幣為$AR,在$AO完成TGE前,$AR依然是炒作的標的之一。
$AR代幣的最大供應量為6600萬枚,初始鑄造了5500萬枚,目前已全部進入市場流通,剩余的1100萬枚則是作為挖礦獎勵,其中10,744,796枚代幣已經被挖出,目前每個區塊的挖礦獎勵約為0.75$AR,每年還會減半,Arweave每日挖出區塊數約為660個,因此每日總流通的新增$AR數約為500枚,挖礦產生的拋壓很小。目前$AR的流通供應量為65,744,796,解鎖率已高達99.61%,可以被視為處于全流通狀態。
在代幣使用場景上,$AR被作為用戶存儲數據的支付媒介,以及礦工進行區塊生產和數據存儲的激勵。Arweave設有存儲保險基金(Storage Endowment)機制,即用戶繳納的存儲費用不會完全分發給礦工,目前只有16.67%會分發給礦工,其余則會自動進入存儲保險基金,因此每當數據被上傳時,Arweave 網絡就會將流通中的相應數量代幣,移至用于支付隨時間而累積的數據存儲費用的基金中(Endowment),這筆基金只有在礦工存儲成本高于新挖礦獎勵+交易費用總和時才會發放,以保證礦工總是有利可圖。但自從Arweave誕生以來,沒有人從存儲保險基金中提取出一枚代幣,這也使得存儲保險基金被看作是$AR的一種燃燒機制,當存儲保險基金的增速大于新增的$AR時,$AR可以被視為進入通縮狀態。
從幣價走勢來看,在AO發布后,$AR價格快速上漲,在一個月的時間內上漲了4倍。在近期短暫的市場走熊過程中,AR的價格逆勢上漲,已接近新高,目前籌 碼密集區依然集中在$10左右,另外的籌 碼密集區主要在$20-$40附近,$AR已經兩度試探$47左右的區域,目前價格再次來到這一水平附近。
在估值分析上,目前沒有與Arweave和AO處于完全同類別的項目,具有相似業務的項目包括并行EVM、高性能公鏈去中心化存儲和去中心化計算協議。Arweave在市值上與高性能公鏈以及Filecoin基本相當,相比于Akash和Sei則較高,但在FDV的對比上,公鏈和存儲項目則遠高于Arweave。因此,考慮到AO生態還處于極度早期,主網未上線的狀態,$AR目前的市值并沒有處于顯著低估的狀態,但是幾乎全流通的狀態減少了代幣發放帶來的稀釋作用,可能在后續面臨的上漲阻力會相對較小。
與代幣密切相關的還有AO代幣在未來的發行,根據官方消息,$AO將以100%公平發射,沒有預挖、預售和優先獲取,代幣總量為21M,每四年進行一次減半。重要的是代幣獲取的方式:(1)資產橋接至AO(2)持有$AR(3)參與AO生態的建設。目前AO的具體代幣模型還未公布,根據AO提出者之一outprog在X Space中的回答,AO代幣和AR代幣在職能上將各司其職,AR代幣主要專注于Arweave的存儲功能和共識維護,而AO代幣專注于解決計算和應用之間的通信問題,即AO和AR分別維護網絡的計算和存儲功能。
$AO代幣的消息發布后,$AR短時最大漲幅超過18%,一方面$AR目前是承接這一事件幾乎唯一的標的,另一方面或與持有$AR能獲取$AO代幣的規則有關。將資產橋接到AO(目前$AR基本是唯一能夠跨鏈到AO網絡的資產)、持有$AR這兩個規則,實際上都在消化這一事件對$AR的拋壓,但需要注意的是,$AR代幣目前承載了市場對計算和存儲的雙重估值,$AO發售即將發售時也需要對$AR進行重新估值,或將稀釋一部分$AR的市值。
Autonomous Finance 的推出早有預兆,此前 AO 官推就發文章詳細介紹了 AgentFi 的概念,暗示即將發布可以革新傳統 DeFi 技術的產品。
Autonomous Finance 基于 AO 構建,將 AI 模型引入鏈上以構建出全新的由 AI 驅動的去中心化金融應用。具體看,Autonomous Finance 由三個基本支柱組成:
核心基礎設施:利用鏈上機器學習算法和 Web2 數據流來提高交易速度和準確性,優化訂單路由以最大化流動性,并提供實時的流動性保護服務。關鍵應用包括穩定幣、去中心化交易所、衍生品、貨幣市場、借貸市場、合成資產和跨鏈橋等。
AgentFi:AgentFi 是 Autonomous Finance 基于 AO 架構創造的全新 DeFi 原語,是一種結合了自主代理、機器學習和完全自動化的智能金融市場。示例包括資產定投管理代理、自平衡自主指數基金、可定制化的自主對沖基金、收益聚合代理、鏈上預測代理、高頻交易代理、自優化風險平衡代理、金融代理算法市場。
ContentFi:ContentFi 可以為 Autonomous Finance 生態提供有價值的數據資源,其通過將存儲在 Arweave 上的數據進行歸屬和貨幣化,作為 AO 線程的可組合資產。它可以促使個人或 DAO 組織向 Permaweb 貢獻數據以獲利,由此構建起流動性數據市場。
基于 AO 構建的 Autonomous Finance 將充分利用 AI 技術,在傳統 DeFi 服務基礎上引入智能化的金融策略與自動化的操作流程,讓 Web3 的金融應用正式踏入無需許可的智能化、自動化的時代。
官網:https://www.autonomous.finance/
X 平臺:https://twitter.com/autonomous_af
AOX 是 AO 首個跨鏈橋項目,由 everVision 團隊開發,將提供 AO 網絡與其他區塊鏈網絡之間的資產跨鏈服務。AOX 的 Beta 版本預計在 5 月中旬推出,屆時將支持 $AR 在 Arweave 與 AO 網絡之間的跨鏈功能。
據悉,后續將陸續推出以太坊、BTC 與 BSC 等網絡的跨鏈服務,讓更多公鏈與更多類型的資產可以無縫進入 AO 網絡。
官網:https://www.aox.xyz/
X 平臺:https://twitter.com/aox_xyz
ArSwap 是 AO 上近期推出的 DeFi 項目,由 Pianity 團隊(Arweave 生態音樂 NFT 項目)開發。ArSwap 上線之際就官宣與 Aetheris(AO 上新推出的 memecoin 項目 )達成合作,目前已經上線了兩個測試代幣 $Fire 與 $Earth,并且支持添加 LP 流動池。
用戶可以在 ArSwap 上領取水龍頭,提前體驗在 ArSwap 上交易與建立 LP 流動性。
未來 Arswap 上是否還會推出 $air 與 $water?會有什么新穎的玩法?讓我們拭目以待。
官網:https://arswap.org/swap
X 平臺:https://twitter.com/ar_swap
aoWebWallet 是 AO 網絡的原生錢包,旨在安全地管理 AO 上的資產,支持發送、接收與追蹤 AO 網絡資產。用戶可以直接通過連接 Arconnect 錢包進入,或者通過導入錢包的 .JSON 文件來登陸。
目前 aoWebWallet 上已經支持 $AO-CRED、$Bark、$TRUNK、$0rbit、$Fire 與 $Earth,并且還可以自行輸入代幣的合約地址來添加代幣。
官網:https://aoww.net/
X 平臺:https://twitter.com/aoWebWalle
AO的命名來自于并發運算模型Actor Model中一種編程范式Actor Oriented的縮寫,其整體設計思路源于對Smart Weave的延伸,同時也遵循Actor Model以消息傳遞為核心的理念。簡單來說,我們可以將AO理解為一臺通過模塊化架構運行在Arweave網絡之上的“超并行計算機”。從實現方案上看,AO其實并非我們當下常見的模塊化執行層,而是一個規范消息傳遞與數據處理的通信協議。該協議的核心目標旨在通過信息傳遞實現網絡內不同“角色”的協作,從而實現一個性能可無限疊加的計算層,最終使得Arweave這塊“巨型硬盤”能夠在去中心化信任環境下擁有中心化云級別的速度、可伸縮的計算能力及具備可擴展性。
為了探討這一問題,我們將AO與兩類相似的項目進行對比:并行性的高性能公鏈(如并行EVM、Solana等)以及去中心化計算協議(Akash)。
并行性高性能公鏈與AO的對比:
主要的差別在于并行性計算的基本架構的差異,在這里我們將以太坊作為一個基準對象,能夠更好地說明AO的差異性。以Ethereum為代表的傳統EVM按順序處理交易,一次只能由一個交易修改狀態,整個系統呈現單線性的前進模式。
并行性的公鏈一般就非沖突或不重疊的事務可以完成并行處理(沖突事務:一般指多個事務試圖同時訪問和修改相同的數據或狀態,這種沖突通常會導致數據不一致),比如Sealevel 允許 Solana 同時處理成千上萬的智能合約,每個事務都描述了它將讀取或寫入的狀態,系統通過識別不重疊的事務,完成對這些不重疊和不沖突事務的并行執行,并行EVM類似,是對非沖突事務進行并行處理,以Monad為例,其核心過程包括三個:(1)樂觀執行,即樂觀地認為所有事務均為非沖突,同時開展并行執行,但可能導致錯誤,通過跟蹤輸入輸出比對,對數據不一致的地方將重新執行交易;(2)調度和依賴,為減少不必要的重復執行,Monad會通過靜態代碼分析器預測事務間的依賴關系,即預先識別一些事務之間的可能沖突來優化執行;(3)狀態合并,交易并行執行后,每個交易更新的狀態需要進行合并,保證整個區塊的狀態一致性。
盡管提高了系統效率,但并行性公鏈存在很明顯的擴展瓶頸:只能對非沖突事務進行并行處理,如果涉及到對相同狀態的訪問和修改,依然涉及到”鎖競爭“的問題。AO與并行性公鏈的差異在于:(1)使用消息傳遞而非共享內存的并行計算架構;(2)僅對存儲的數據的順序達成共識,不需要對狀態達成共識。這使得AO具有更強的并行可擴展性,調度單元、信使單元和計算單元均可以橫向無限擴展,保證了計算能力的無限擴展。
去中心化計算市場與AO的對比:
以Akash為代表的網絡提供了一個用于容器托管服務的去中心化計算市場,但是犧牲了創建去信任服務的能力,即其計算結果不能實現可驗證和可重現,因此失去了智能合約的能力。相比之下,AO的計算是可驗證的計算,得益于其全息狀態存儲機制,AO甚至可以保持傳統智能合約的屬性。AO確保了交互日志被寫入Arweave,并具有持久的可用性,狀態可以由任何參與者計算出來,所有人都可以重現這一計算過程并驗證其他計算者的正確性。保證可驗證性和去信任服務的措施可以被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1)所有交互日志在Arweave上的全息存儲,使得計算過程可重現;(2)計算單元需要提供關于計算結果的加密簽名聲明;(3)計算單元需要質押,當計算結果出現錯誤時將會面對罰沒。
綜上所述,AO和AR結合的架構既保證了計算能力的無限擴展,又保證了計算的可驗證和最小信任化,相比于現有的相似項目來說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和護城河。
相關閱讀推薦
最新資訊
最新游戲
我要上王者解鎖版
查看體育帝國大亨(Sports Empire)
查看重啟世界國際版
查看骰子獵人無限資源版
查看寶石塔防2游戲
查看奧特曼vs假面騎士手機版
查看原始回歸傳奇
查看喪尸圍城HD
查看戰地英雄
查看熱門文章
熱門游戲
星球重啟 v1.1.11安卓最新版
查看極無雙2 v1.29.60手游版
查看弓箭傳說2手游 v1.1.0
查看重裝上陣網易官方版 v0.100.352
查看出發吧麥芬測試服 v.1.2
查看獸化實驗室(Changed) v1.0
查看狂扁小豆丁去廣告版 v1.1.2
查看王國紀元 v2.167官方正版
查看夢境食旅官方正版 v1.0.5.6
查看射箭沖突 v0.32.0安卓版
查看洛伊的移動要塞手機版 v.1.5.08
查看爆炒江湖 v1.42中文版
查看龍與劍 V1.1.1最新版
查看天道洪荒模擬器 v4.1無限靈氣/本源
查看龍之劍官方版 v0.1.3最新版
查看致命槍殺中文版 v12.0破解版
查看皇帝成長計劃2 v2.2.2手機版
查看開心酷跑安卓版 v4.6.5官方版
查看